南汉殇帝
即刘玢。五代时南汉国君。公元942—943年在位高祖刘岩第三子,初名宏度。封秦王。光天元年(942)继位。时循州(治今广东龙川西)张遇贤起义军大败南汉越王刘宏昌、循王刘宏杲所率官军,岭东皆乱,南汉统治不稳,他昏庸愚昧,荒淫无度,终日饮酒。裸男女以为乐,衣墨缞与倡女夜行,并滥杀臣下,猜疑诸弟。后被弟刘晟杀死。
【检索南汉殇帝 ==>】 古籍全文检索:南汉殇帝 全站站内检索:南汉殇帝
即刘玢。五代时南汉国君。公元942—943年在位高祖刘岩第三子,初名宏度。封秦王。光天元年(942)继位。时循州(治今广东龙川西)张遇贤起义军大败南汉越王刘宏昌、循王刘宏杲所率官军,岭东皆乱,南汉统治不稳,他昏庸愚昧,荒淫无度,终日饮酒。裸男女以为乐,衣墨缞与倡女夜行,并滥杀臣下,猜疑诸弟。后被弟刘晟杀死。
医官阶官名。金为从五品下。元为从四品。 【检索保顺大夫 ==>】 古籍全文检索:保顺大夫 全站站内检索:保顺大夫
字彦伯。临汝令袁勖子。有逸才,善词赋,文章绝美,喜作咏史诗。初为安西将军谢尚参军事,转大司马桓温记室,随桓温北伐,累迁东阳太守。著有《东征赋》、《北征赋》、《三国名臣颂》、《后汉纪》三十卷、《竹林名士传》三卷等。太元初死。【生卒】:328—376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
源见“死灰复燃”。谓雪上加霜,处境极为艰难。唐刘言史《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诗:“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所作歌行偈颂,广行子世。其门徒编为一集,齐己为作序。今存九十七首,除阐释禅理外,亦咏及僧人日常生活。《祖堂集》卷八、《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本传:“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抚州南城人也。姓郭氏。年十四于吉州满田寺出家,后
【生卒】:?——1430 字子才,霍丘(今属安徽)人。元末为元帅,明朝建立,他归附。历任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燕王军袭击大宁,他投降。随同燕王征战有功,封广恩伯,世指挥同知。永乐八年(1410)从北征,督右翼军。二十一年偕理边务。二十二年复从北征,至怀来,因病归还。宣德五
【介绍】:孟郊作。一作《独怨》,一作《赠韩愈》,又作《赠韩郎中愈》三首之三。此作写诗人与挚友别后为友人远行前路担忧,以至一日而生白发。又以芳草譬指友情,“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其情意深笃,可见一斑。诗中有景语,有情语,有直接语,有间接语,高妙精深,神韵悠然不尽。
【生卒】:?-582 本名庆和,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魏世居朔方。父为夏州酋长。和初为贺拔岳帐内都督。西魏时受宇文泰器重,赐姓名宇文意。北周时,历任洛、延州刺史。为政宽和,颇获声誉。隋开皇初,迁上柱国。改姓名为李和。二年卒,谥肃。(参见《北史》) 【生卒】:?—
东汉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字公孝。曾受业太学,与郭泰等相交游。士人尊之为“八及”之一。南阳太守成瑨闻名署为功曹,委以郡政。乡谣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在郡捕杀交结宦官、横行乡里之富贾张汎,并及其宗族宾客二百余人。以此触怒桓帝,被迫亡匿于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于挹娄故地置。当在定理府以北,治所说法不一,或说在今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一带,或说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奥耳加附近等。 【检索安边府 ==>】 古籍全文检索:安边府 全站站内检索:安边府
同“良宵美景”。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觞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 见“良宵美景”。明无名氏《认金梳》3折:“我与你捧瑶觞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