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夷直诗
诗集。唐裴夷直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裴夷直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二卷。《唐才子传·裴夷直》谓集一卷,今传于世。明清时未见著录刊行,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诗集。唐裴夷直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裴夷直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二卷。《唐才子传·裴夷直》谓集一卷,今传于世。明清时未见著录刊行,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石渠即石渠阁,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故称石渠阁。汉宣帝时,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谷梁春秋》并论析《五经》。汉成帝时,在此处珍藏皇宫各类
官名。简称“假相”。战国赵置。代理相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代理相国,行施相国之职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奎光字星五,号双溪,无锡人。乾隆十年进士。官泸溪、桑植知县。著有《然疑录》、《春秋随笔》、《双溪诗集》,辑有《金诗选》四卷、《元诗选》七卷。事迹见《清史列传》本传、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
读音:Xūliántí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后汉书·南单于传》 曰: “单于姓虚连题……”《中国姓氏大全》作“虚连头”; 《姓氏词典》称:“又作虚连鞮”,姑兼收以备考。
伊洛为天下之中,有夏之居,平夷洞达,万方辐辏,据有地理、文化之中心地位。武王克商,在洛阳营建成周;平王为避乱而迁此,终春秋战国,及周秦以后,乃至汉魏唐宋,伊洛地区文化、文学都很繁盛,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先导性。
【介绍】:唐代诗人。平州卢龙(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开成四年(839)进士及第。曾官洛阳令。大中中,曾作诗酬和绵州刺史于兴宗诗。《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唐诗纪事》卷五三。
【生卒】:?——1642 铅山(今属江西)人。由乡举知通许。李自成陷城,投井死。 【费曾谋作品 ==>】
北齐人,南朝梁宗室萧退子。随父至邺。深沉有礼,乐善好学,工草隶书,南士中称为长者。历著作佐郎,待诏文林馆,卒于司徒从事中郎。
【生卒】:?——1853 字资斋。河南济源人。道光进士。充内阁中书,改任江西乐平知县。练乡勇,治土匪,声誉与沈衍庆等。咸丰三年,代沈衍庆摄鄱阳知县,守城抵抗太平军。城破巷战,被杀。赠知府衔。 【李仁元作品 ==>】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四月,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人赵犊、霍奴领导当地农民群众,举行起义。农民群众英勇战斗,打败前来镇压的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刺史和涿郡(治今河北涿县)太守的军队。同年八月,这支起义军为曹操镇压,赵犊、霍奴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