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周平王东迁洛邑。

周平王东迁洛邑。

伊洛为天下之中,有夏之居,平夷洞达,万方辐辏,据有地理、文化之中心地位。武王克商,在洛阳营建成周;平王为避乱而迁此,终春秋战国,及周秦以后,乃至汉魏唐宋,伊洛地区文化、文学都很繁盛,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先导性。

猜你喜欢

  • 吕午《宋雪岩诗集序》:“晚唐诗盛行于时,雪岩酷好之,至有轻轩冕之意。

    每诵其编,令人欲尽弃人间事,从之吟弄于山间水涯、烟霞缥缈之间。如‘桥影分溪月’、‘柳丝绾住东风脚’句,尤清新可爱。”宋伯仁《雪岩吟草乙卷马塍稿自序》:“伯仁学诗,出于随口应心,高下精粗,狂无节制。有如败草翻风,枯荷闹雨,低昂疾徐,因势而出,虽欲强之而不可。

  • 晋宁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阳安县改名,治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属桂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并入郴县。 【检索晋宁县 ==>】 古籍全文检索:晋宁县     全站站内检索:晋宁县

  • 墨叶 (葉) 渡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明史廖永忠传》: 洪武四年 (1371) 伐蜀夏,“进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持糗粮水筒,舁小舟越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夜五鼓,分两军攻其水陆寨”。

  • 二辰丸事件

    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1908.2),日轮二辰丸号为澳门商人柯某私运军械至澳门海面,为清舰捕获。日人提出释船、鸣炮谢罪、惩办当事官员等无理要求,竟为广东当局接受。上海两广同乡会及政闻社等皆电粤力争,粤人引以为耻,二月十六日(3.18)粤商自治会遂发起抵制日货运动,以示抗

  • 萧仲恭墓志

    金代契丹小字墓志。为一合。刻于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九月。出土于河北省兴隆县梓木林子村附近金墓。此墓于1942年为当地农民挖开,墓志弃置原地无人过问,不为学界所知。1954年被原热河省博物馆在调查时发现,195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运往保定,收藏于河北省文物考古所。正方形,志盖呈盠顶状,四角刻饰大牡丹花,斜面环刻十二生肖神像,顶面以缠枝花纹图案间八卦为框,框内刻契丹小字3行9字

  • 不可胜数

    形容难以用数目计算。墨子认为,攻战所以应该进行批判,其中原因之一是一年四季都不宜进行战争。冬天则过于寒冷,夏天又过于暑热,这是冬夏都不应该进行战争的原因啊!春天则影响百姓进行耕种,秋天则又使人民不能收获,而现在却一年四季都进行战争,使得天下百姓饥寒冻饿而死

  • 郝隆晒书

    源见“晒腹”。谓诗书已尽在腹中,富有学问。唐李瀚《蒙求》:“孙楚漱石,郝隆晒书。”【典源】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间其故,答曰:‘我晒书。’”【今译】 古时风俗七月七日晾晒书籍、衣裳。晋代郝隆七月七日袒腹卧于阳光之下,人问他缘故,他答道:“我也晒书。”【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诗书满腹,学识渊博。【典形】 腹中书时晒、晒腹囊、晒腹人、晒腹中书、晒书。【示例】〔腹中书时晒〕

  • 赤土

    在今湖南临武县东。明置巡司于此。 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部。属长坡镇。人口610。原名锡侯村,相传清代一李姓进士被朝廷封为锡侯,由此得名;后因该村属沙土地带,村后有一土堆,“锡侯”谐音为“赤土”,故名。以渔业为主。有公路通琼文公路。

  • 卓地

    直立于地。张祜《答僧赠柱杖》:“画空疑未决,卓地计初成。”

  • 征 (徵) 县

    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避难村。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