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不回
犹一去不复返。韩偓《三月》:“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犹一去不复返。韩偓《三月》:“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用“牛刀”比喻有大材之人。亦用以咏县令。孟浩然《赠萧少府》:“鸿渐升台羽,牛刀列下班。”许浑《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读音:Shūzǐ【源】 以字为氏,见《潜夫论》(5,63)。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四人地位低下,仕途坎坷,共同反对因袭南朝齐梁绮丽诗风,在开拓诗歌思想境界,扩展题材领域,探索格律形式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检索初唐四杰 ==>】 古籍全文检索:初唐四杰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77严道县: 周公山 “在县东南畔,山势屹然,有龙穴,常多阴云。耆老传云: 昔诸葛亮征南,于此梦周公,遂立庙。州县以灵验。闻伪蜀乾德六年封显圣王之庙”。(1)在安徽省肥西县境内。海拔183米。山上绿树苍翠,环境优美。相传三国东吴名将周瑜幼年时在此读书,后人为纪念周瑜,故以“周公”为山名。山顶原有周瑜庙,内塑周瑜像及其坐骑白马。清嘉庆《合肥县志》:“周公山有周瑜
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置左右备身府,炀帝改左右骁骑府(即唐左右骁卫),别置左右备身府,置备身郎将等官以统之。唐改名左右千牛卫。 【检索备身府 ==>】 古籍全文检索:备身府 全站站内检索:备身府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东汉更为竹邑侯国。古县名。西汉改竹邑县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属沛郡。东汉复改为竹邑县。
这边抄袭一些,那边窃取一些。谓多方剽窃他人的作品。《文明小史》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几位维新朋友慕名来访他。” 并列 多方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明小史》34回:“毓生又会想法,
【生卒】:750—811【介绍】:唐代诗人。字君齐。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裴倩子。大历中,明经及第,授诸暨尉。数为使府从事。累迁膳部郎中。擢荆南节度行军司马。贞元十九年(803)拜荆南节度使。元和三年(808)入为尚书右仆射,判度支,复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卒。有《寿阳唱咏集》十卷、《渚宫唱和集》二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总集类。作品已佚。事迹见唐权德舆《尚书度支郎中裴公神道碑铭》、《新唐
同“河图洛书”。宋张孝祥《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必亲经财幸,稽春秋简牍之文;故并建殊尤,若河 洛图书之出。”
即“赢律”。 【检索过律 ==>】 古籍全文检索:过律 全站站内检索: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