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洞
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北涪江左岸。相传李白青少年时常坐船来此游览,天晚,对岸灯笼洞便出现灯笼一对,四周明亮,李白乘兴在洞口夜读。合卷后灯光即自行消失。民谣有“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可乘船入洞,洞壁有历代游人题刻多处。
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北涪江左岸。相传李白青少年时常坐船来此游览,天晚,对岸灯笼洞便出现灯笼一对,四周明亮,李白乘兴在洞口夜读。合卷后灯光即自行消失。民谣有“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可乘船入洞,洞壁有历代游人题刻多处。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营房子附近。《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附宋王曾《上契丹事》 曰: “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辽置,在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营房子附近。因山中有卧佛像得名。
【生卒】:?——1658姓伊尔根觉罗。满洲正蓝旗人。历官议政大臣、西安将军、固山额真。进封世职至一等精奇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入关前,先后从征察哈尔、虎尔哈及朝鲜,攻略明边。入关后转战陕西、江南、四川,屡败敌军。顺治十二年(1655)任宁南靖寇大将军驻湖广,复随多尼下云贵。顺治十五年五月卒。谥端果。【生卒】:?—1658清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太祖太宗时屡从攻战。顺治元年入关,转战江南、四川、
满语音译。清代设于相距较远之两卡伦间的哨卡,驻兵数名,轮流值巡。 【检索堆拨 ==>】 古籍全文检索:堆拨 全站站内检索:堆拨
《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东汉.高诱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古人认为,雁芦而飞是为了防备被矰弋所射杀。矰,音zēng,古时射鸟用的带丝绳的箭。弋,音yì,用带绳的箭射鸟。后用为咏雁之典。唐.杜甫《远游》诗:“雁矫衔芦内,猿啼失木间。”
布依族传统戏剧之一。因创始于贵州册亨而得名。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民间。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广西田林人到册亨教人学唱北路壮戏,其后,人们结合当地布依族特点而创造出此剧种。演员穿布依族传统服饰,用※勒尤、※姊妹箫等乐器伴奏,用布依语演唱。角色分小生、武生、文生、花旦、老旦和小丑等。帝王相将走大步,小生、文生走慢步,武生走快步,花旦、老旦走细步等等。全部角色由男演员扮饰,妇女不参加
《晋书》卷八十二《孙盛传》:“会桓温代(庾)翼,留盛为参
在今甘肃庆阳县北。《资治通鉴》:唐武德五年(622)九月,“交州刺史权士通、弘州总管宇文歆、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 破之”。
【生卒】:1827—1860 【介绍】: 清湖南清泉人,字黼臣。咸丰间投湘军水师,官至道员。十年,率兵援湖州,战死。谥壮节。 【萧翰庆作品 ==>】
亦称丁艰。古代丧礼。自晋代始见,沿至清代。凡父母死,子女居家守丧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称丁忧。丧期不任官,不婚嫁,不宴乐,不应考。宋代武官丁忧若不解除官职,则给假一百日,大祥、小祥、禫、卒哭等另给假日。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为“丁外艰”;母丧,或承重祖母之丧
同“钟仪操乐”。宋苏轼《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