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汉语词典>行状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 zhuàng

行状

行状读音为 xíng zhuàng。意思是:指人的品行或事迹: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李善)行状。现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章:船山(王夫之号)公行状。

繁体行狀

拼音 xíng zhuàng

注音ㄒㄧㄥˊ ㄓㄨㄤˋ

词语解释

  •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即行述

网络解释

  • 行状
    1. 行状(xíng zhuàng),称“状”,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词语用法

字典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