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城
南北朝时期柔然建立的古城。柔然可汗丑奴(508—520年在位)时所建,为柔然建立城郭之始。柔然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北魏熙平元年(516),丑奴西征,大破高车,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木末城”。地点约在栗水(今翁金河)之西、柔然汗庭常驻处。“木末”为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另一名字。柔然人仿照木末所居的平城(今山西大同)修筑城郭,故取名为“木末城”。经历代战乱,这一漠北古城已荡然无存。
南北朝时期柔然建立的古城。柔然可汗丑奴(508—520年在位)时所建,为柔然建立城郭之始。柔然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北魏熙平元年(516),丑奴西征,大破高车,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木末城”。地点约在栗水(今翁金河)之西、柔然汗庭常驻处。“木末”为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另一名字。柔然人仿照木末所居的平城(今山西大同)修筑城郭,故取名为“木末城”。经历代战乱,这一漠北古城已荡然无存。
(《吴志•虞翻传》卷五十七及裴注引《吴书》《会稽典录》)按,裴注引《吴书》《会稽典录》时云:“此二书所说策亡之时,翻犹为功曹,与本传不同。”虞翻出为富春长或在孙策卒后也未可知,姑依之。
即今甘肃会宁县北八十里甘沟驿乡。清于此置驿及干沟递运所。为通往靖远县孔道。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东北部,环绕城区四周。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后街,人口1400。1949年属浮梁县一区,1952年属景德镇市郊区。1958年设竟成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设镇。为市郊蔬菜生产基地。有陶瓷、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建筑等业。皖赣、
字道胤,郗昙子。少居清显,历散骑侍、黄门侍郎,深得孝武帝宠信,出为建威将军、雍州刺史,都督梁、秦、雍、司、荆、扬、并州军事,镇襄阳。先后与慕容重、姚苌、拓跋珪大战于黄河南岸。后被殷仲堪派人暗杀。 【生卒】:?—398 【介绍】: 东晋高平金乡人,字道胤。郗昙子。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贵州都司。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普站乡。《清一统志叙永厅》: 普市废所 “普定侯设普市守御所于木案山下,因士民曾为市贸易于此,故以为名”。《明史土司列传》: 成化十六年 (1480),“阎宗传等攻掠永宁、普市”。即此。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属户部度支司,掌内外支供之事。
说,唐末五代以诗名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及第,久之,为殿中侍御史。后梁时,官至礼部侍郎。后唐同光元年(923),拜同平章事。天成元年(926)再贬夷州司户。次年被杀于贬所。能诗。《宋史•艺文志七》著录《韦说诗》一卷,已佚。《全唐诗补编》存断句二句。事迹见新
【生卒】:1231—?宋高州电白人,字进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为琼州教授,笃意教学。历宜阳令,安抚峒民,教以诗书,时称循吏。
【介绍】:唐代辞赋家、诗人。字后象,一作厚象。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会昌三年(843)进士及第。咸通、乾符中,官度支、祠部、金部三郎中。后王铎辟为判官。工赋能诗。在举场日,时曰“滋赋(郑)諴文,中外相奖”。其赋与郑諴文、詹雄诗时称“闽中三绝”。《全唐文》存律赋四篇,《全唐诗》存诗六首。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二二。
同“盐梅和鼎”。明 邵璨《香囊记.看策》:“堂堂舟楫济川材,落落盐梅调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