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禄镇

光禄镇

(1)在河北省磁县东部。面积52.6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光禄,人口 6060。传为古时有光禄大夫来此查访,故名。1953年建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8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有黏土、农具、化工等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经此。(2)在云南省姚安县北部。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光禄,人口 1842。光禄,官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南诏以土官高泰明于国有功,褒旌为“晋秩银青光禄大夫”。其后裔姚州土同知高��,常从黔国公沐天波,讨沙定洲之乱,后辅南明永历帝升光禄少卿,后人将其官职与地名相通,因袭称故名。1932年为九区,下设光禄镇。1940年废区设光禄镇。1949年设西北区,光禄为分区,后改设姚安县四区。1958年县并大姚县,撤区设镇。1961年复县设为公社,1962年设区。1966年改为红星公社,1971年复名光禄公社。1974年并入左门公社,合设光禄公社。1988年分出左门另设左门乡,光禄复为光禄镇。地处姚安坝西北,光禄山东面,田畴阡陌连绵。河网密集。产稻、小麦、玉米、蚕豆等。有酿酒、食品、砖瓦、建筑等企业。为县城北较大集市。有公路与南永公路相接。名胜古迹有活佛寺(龙华寺)、土官衙门遗址。誉为“花灯之乡”,“小邑拉花”驰名。


猜你喜欢

  • 容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容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普宁县 (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陆川三县地。后复为容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容州置,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及北流市北部地。后复降为州。

  • 殿自鸣钟

    传说三国魏时殿前钟无故自鸣,张华以为蜀铜山崩的感应。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十七引《异苑》:“魏时,殿前钟大鸣,震骇者众。张华曰:‘此蜀山毁,故钟应之。’蜀都寻上事,皆如华言。”又卷一百八引《异苑》:“魏时殿前钟无故大鸣。张华曰:‘蜀铜山崩。’果然。”

  • 监兑同知

    即“管粮同知”。

  • 中秋月二首

    【介绍】:李峤作。第一首于“东风万古吹”的永恒中流露出沉重的怅憾,“不长出轮枝”即其表征。第二首命意尤深,“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二句,似乎不仅在感叹天象之不如人意,而且还意味着人事上的缺憾。这与“千里共婵娟”的一般命意自不相同。

  • 尻轮神马

    《庄子.大师宗》:“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 尻,臀部。庄周设想以臀部作为车舆,以自己的精神意识作为驾车的骏马,这是强调不

  • 太子坊事

    官名。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置,为内侍省太子内坊局属官,掌序导宾客,员五人,从八品下。 【检索太子坊事 ==>】 古籍全文检索:太子坊事     全站站内检索:太子坊事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

  • 中朝

    ①朝中。储光羲《贻主客吕郎中》:“上士既开天,中朝为得贤。”②泛指中国。王建《寄杨十二秘书》:“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③汉代朝官自武帝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指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等官。王绩《过汉故城》:“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③东晋偏安江左,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为“中朝”。朱湾《宴杨驸马山亭》:“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 内侍高班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位内侍高品下,内侍黄门上。元丰改制,定从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右班殿直。金泰和二年(1202)复置,为内侍寄禄官,从八品。 【检索内侍高班 ==>】 古籍全文检索:内侍高班     全站站内检索:内侍高班

  • 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清宋琬《谒先大夫于名宦祠》诗:“汉庭循吏传,不数雨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