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诚乐而悲之。
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诚乐而悲之。
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答李翊书》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dá lǐ yì shū
答李翊书
译文注释
《答李翊书》的诗词大意
六月二十六日,越白。李翊足下:你的来信言辞很高,而他们问什么谦虚恭敬的。
能这样,谁不想告诉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道德的回归也有几天了,何况洞外的文章吗?不过我所谓希望孔子的门墙而不走进屋的人,哪里能够知道这并不是吗?虽然这样,不可不为生的话。
你所说的“立言”的人,是的;你所做的和所期望的,很像就差不多了。
还是不知道你的想法:薪超过别人而向别人吗?将希望达到“古之立说的吗?薪超过别人而向别人,那本来就比人还可以向别人了!将希望达到“古之立说的,就没有希望它很快成,没有诱导在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上其油而很少的光。
根系的事实就,油的油灯的光哗。
仁义的人,他的话和蔼可亲啊。
又有困难的。
越所做的,不知道自己到还没有呢;虽然这样,学习的二十多年了。
开始的,不是三代两汉的书不敢观,不是圣人的志向不敢存。
处如果忘记,行如遗,高俨吗怎么想,他如果迷惑茫然。
当他取于心而注于手的,只有陈言的事务去,戛戛作响吗多么困难啊!他被人看,不知道他的非难讥笑呢。
这样的人也有年,仍然没有改变。
然后认识古书的正伪,与虽然正而不到它的,昭昭然黑白分了,而要离开的,于是徐有收获的。
当他们从心而注于手的,汩汩汩汩地来了。
文章被人看的,笑的那么认为很高兴,好的那么让人担忧,因为他仍然有人的人存在的。
这样的人也有年,然后浩瀚的充裕了。
我又怕他杂乱的,迎而拒绝他,心平气和地察的,他们都纯粹的,然后店了。
但是,不可以不养啊,行仁义的道路的呢,漫游在诗书之源,没有迷了路,没有绝对的源,最后我身上就行了。
气,水啊;说,浮物的。
水大而的浮物的大小都浮。
气的与所说的话都是一样的,士气旺盛就说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的人都应该。
虽然如此,他不敢自认为接近成功了呢?虽然接近成功,他被人用了什么可取的?虽然这样,等待被人用的,他像在乐器吗?用与不用给其他人。
君子就不是这样。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法,使用就要这些人,放弃了就传给他的门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这样的,它也足够快乐吗?它不值得快乐的?有志于古代的人很少了,志乎古必给当今。
我真快乐,悲伤的。
极力称赞他的人,所以劝他,不是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斥的。
问于愈者多了,念生的言不志乎利,我相为说的。
越白。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