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二十四里黄河峡谷中。原为龙门口。《水经·河水》: “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 郦道元注: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 “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 因相传为大禹开凿,遂称禹门口。在山西省河津市区西北12千米的黄河峡谷中。禹门原为龙门,据《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
①一名和龙。东晋咸康七年(341)前燕慕容皝改柳城置,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次年自棘城迁都于此。隋开皇元年(581)改名龙山县。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为临洮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洮河东岸。《水经·河水注》:“洮水又屈而北径龙桑城西,而西北流。马防以建初二年从安故五溪出龙桑,开通旧路者也。俗名龙城。”北周废。③北魏永熙中置,属昌黎郡。寄治英雄城(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齐废。④北魏置,属
东汉末文学家,字公干,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与吴质书》称其“有逸气”。见《三国志·魏志·刘桢传》。张九龄《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北魏常山九门人。太守田文彪、县令和真等卒于任,祖兴为营护丧事。孝文帝嘉之,赐爵两级。后拜宁陵令。卒谥恭。
1913年改台拱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台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台拱厅改置,治今贵州省台江县驻地台拱镇。1941年与丹江县东部地区合置台江县,由台拱、丹江各取一字为名。驻地仍在台拱镇。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晋 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亦作“拨乱济时”。《晋书.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 并列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
区片名。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部,南临深圳湾,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1万。由蛇口工业区、赤湾、蛇口镇三部分组成。因镇东小山形似张开的蛇口得名。地势西高东低,以台地为主。以捕鱼、养蚝和种水果为主。工业主要集中在蛇口工业区。水陆交通方便。
?—约581 南朝梁简文帝子。字仁显。梁大宝元年(550),封乐梁郡王,除丹阳尹。侯景乱后,寓江陵(今湖北荆州),以读书为事。承圣三年(554),因西魏军破江陵,被送至长安。北周保定二年(562),封始宁县公,加车骑大将军。旋入麟趾殿,手抄《梁武帝集》及《简文集》,一年而毕。隋
【生卒】:758-835字虚舟,陇西(今属甘肃)人。进士及第。元和中拜相。后拉帮结派,极力排挤、压抑裴度,并夺其官职,久不许入朝。敬宗时,裴度复知政事,逢吉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见《新唐书》)【生卒】:758—835唐郑州人,祖籍陇西,字虚舟。登进士第。宪宗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贤伤善,密阻裴度讨淮、蔡,帝知而恶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读之恩,召为兵部尚书。
北宋元祐五年 (1090) 置,属黔阳县。即今湖南洪江市。因洪江溪而名。明置洪江驿。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