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叔瓒
【介绍】:
北齐博陵安平人。崔仲哲子。有学识,好直言。文宣帝擢为魏尹丞。蝗虫为灾,帝问之。对以土功不时,外筑长城,内兴三台,故致此灾。帝大怒,令左右殴之,以溷汁沃其头。卒于阳平太守。
【崔叔瓒作品 ==>】
【介绍】:
北齐博陵安平人。崔仲哲子。有学识,好直言。文宣帝擢为魏尹丞。蝗虫为灾,帝问之。对以土功不时,外筑长城,内兴三台,故致此灾。帝大怒,令左右殴之,以溷汁沃其头。卒于阳平太守。
又名黎山、大伾山。在今河南浚县东南二里。《魏书地形志》: 黎阳县 “有黎阳山”。《水经河水注》: “刘祯 《黎阳山赋》 曰: ‘南阴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元和志》 卷16黎阳县: “古黎侯国,汉以为黎阳县,在黎阳山北。”“大伾山正南去县七里。即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谓“道”幽昧深远,不可测知。后因以“玄之又玄”谓事理非常奥妙难懂。唐 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 并列 道家语。形容非常玄妙,难以理解。后泛指义蕴深奥。语出《
即公元938年后辽之“南京留守”。
源见“大刀头”。“还”的隐语。大刀头有环,环与“还”谐音。唐 徐彦伯《鼓吹曲辞.芳树》:“藁砧刀头未有时,攀条拭泪坐相思。”明 陈汝元《金莲记.惊讹》:“问浪子天边,何日刀头?”
官名,三国魏置,兼行御史大夫事,掌察举非法。《三国志·魏书·袁涣传》:“魏国初建,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
庚寅,以陈伯康、朱倬为尚书左、右仆射,并同平章事。
西汉置。治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下卜村。属信都国,东汉属安平国。西晋太康五年(284)改属长乐国。北魏移治今深州市下卜村北。北周建德六年(577)复移旧治。隋属信都郡。唐武德五年(622)刘黑闼起义军大败淮阳王道玄于此。六年徙冀州来治。贞观元年(627)冀州复徙治信都(今冀州),改
同“避世金门”。《北齐书.樊逊传》:“人有讥其靖默不能趣时者,逊常服东方朔之言,陆沉世俗,避世金马,何必深山蒿庐之下。遂借陆沉公子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 述补 身为朝廷命官而逃避世务。语出《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德言。以著作郎出为长兴令。为政清平。后累迁至尚书仆射。陈蒨居乡时,与仲举深相结纳。蒨为吴兴太守,迁为郡丞。蒨即位为文帝,召入为郎中。 【陈仲举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