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隋书·韩擒虎传》

《隋书·韩擒虎传》


隋书
原文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加上仪同,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又从宇文忻平合州。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共为声援,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
    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拜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晋王遣行军总管杜彦与擒合军,步骑二万,陈叔宝遣领军蔡徵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时贺若弼亦有功。高祖下优诏于擒、弼曰:“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乱旬日廓清,皆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①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及至京,弼与擒争功于上前,弼曰:“臣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擒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上曰:“二将俱合上勋。”于是进位上柱国。
    先是,江东有谣歌曰:“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际,又乘青骢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无何其邻母见擒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时年五十五。
(选自《隋书·韩擒虎传》有删改)
注释:①逖听:犹听闻。

译文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来居住在新安。父亲韩雄,凭借武功而为人所知,在周任职,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性格豪爽,凭借胆识谋略被颂扬,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他生性喜爱读书,对于各种经书他都能大略地知道其主要意思。周太祖看见了他之后认为他与众不同,常让他和儿子们在宫中交游。后来因为军功,韩擒逐渐升职为仪同三司,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被授为新义郡公。 

    武帝讨伐齐国,齐国的大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说服了他使他投降。(后来)韩擒率军北上平定范阳,被授予永州刺史。陈军进逼光州,韩擒凭借行军总管的身份击退陈军对光州的进攻。高祖做相的时候,韩擒升任为和州刺史。陈地的将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一起相互支援,频繁地侵犯江北地区,先后进入江北地界。韩擒多次挫败其先锋部队,使陈军丧失斗志。 

    开皇初年,高祖暗中有吞并江南的心意,因为韩擒能文能武,一向有好的名声,于是就把平定陈地的任务交给了他,这让敌人非常害怕。等到大举进攻陈地的时候,任命韩擒为先锋。韩擒率领五百人连夜渡河,袭击采石,守门的人还都沉醉不醒,韩擒随即就攻下了采石。进攻姑熟的时候,仅用半天时间就攻下了城池,驻扎在新林。江南的人们一向听说他的威名,都来到军队的门口拜见,黑夜白天都不断绝。陈地的人非常吃惊,那里的将领都相继投降。晋王广写奏折上报,高祖听了非常高兴,设宴赏赐大臣。陈叔宝派遣领军蔡征镇守朱雀航,听说韩擒将要到来,众人害怕而逃。任蛮奴被贺若弼打败,被遗弃的军队投降了韩擒。韩擒率领精锐的骑兵五百人,径直进入了朱雀门。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于是平定了金陵,捉住了陈叔宝。 

    当时贺若弼也有功劳。高祖下诏褒奖说:“你们把国威宣扬至万里之外,把朝廷的教化远布到偏远的地区,让东南的百姓免于汤火之难,数百年的外寇和内乱十天就肃清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你们的大名冲塞于宇宙之内,你们的大功光耀于天地之间,回思过往,很少有人能与你们相当。我知道离你们班师回朝、凯旋而归的日子不远了,十分想念你们,度日如年。回到京城后,贺若弼和韩擒在高祖面前争功。贺若弼说:“我在蒋山死战,打败了陈国的精锐部队,擒获了他们骁勇的将领,震慑敌军,宣扬国威,于是平定陈国。韩擒很少和敌人作战,怎么能和我相比呢!韩擒说:“诏书明示,让我和贺若弼合兵一处,同时进攻金陵。贺若弼竟然提前发动进攻,遇到敌军就打,让很多将士死于非命。而我率领500骑兵,兵不血刃,直取金陵,让任蛮奴受降,活捉了陈叔宝,占领了他的仓库,颠覆他的巢穴。贺若弼傍晚才来到北掖门,我开门把他迎进来。他领受罪责世间都来不及,怎么能和相提并论呢。”高祖说:“你们都应受上等的功勋。于是加封为上柱国。 

    在这之前,江东有民谣说:“黄斑青骢马,从寿阳水边上来,来的时候是冬天啊,离开时春天就到了。”众人都不知道这说的是什么。韩擒本名叫虎,平定陈地的时候,又骑着黄斑青骢马,他往返的季节也正好和歌谣相对应,到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后来突厥使者来朝见,皇上对他说:“你们听说过陈国的天子吗?”回答说:“听说过。”皇上命令左右的人引领着突厥使者来到韩擒面前,说:“这就是抓住陈地天子的人啊。”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不久,韩擒邻居的母亲看到韩擒门前有很盛大的仪仗队,就像君王的仪仗一样。很惊奇地询问(原因),其中有个人说:“我来迎接我们的大王,”转眼,仪仗队就不见了。又有一个人病得很严重,突然惊慌地跑到韩擒家门前说:“我要拜见大王。”守门的人问:“什么大王?”回答说:“阎罗王。”韩擒的家人要鞭打他,韩擒阻止他们说:“我活着作上柱国,死后作阎罗王,这也足够了。”于是得了重病疾,过了几天就死了,去世时五十五岁。 

《隋书·韩擒虎传》    

猜你喜欢

  • 门殚户尽

    谓全家死亡。《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并列 全家死亡。《三国演义》105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虽有存者,遗孤老弱。”△多用于家庭方面。

  • 唐定奎

    【生卒】:?—1887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俊侯。行伍出身。咸丰、同治间,多次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以提督记名。日本侵扰台湾时,以李鸿章荐,率所部前往防守。光绪间,擢福建陆路提督。中法战争爆发,奉命严守海防。卒谥果介。 【唐定奎作品 ==>】 

  • 武昌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北英山、黄梅以西,湖南洞庭湖和汨罗江以北地。五年 (810) 废。宝应、太和、大中时均曾复置,皆不久废。文德初又置,天祐二年(905) 并入淮南。五代吴复置,北宋初废。②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

  • 大虫江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博索府(即婆速府),南流合于鸭绿江。”

  • 瞻国军

    五代汉升榷盐务置,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后周显德三年 (956) 升为滨州。

  •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 惠民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合并五处出卖药所置,全称为医药惠民局,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取其息钱以助户部经费。南宋初不置。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改行在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设监官、监门官。二十一年,诸州、府亦置。官署名。见“和剂局”。

  • 本年重要作品:。

  • 林家少妇

    借指梅花。柳亚子《咏梅词十二首为黄尧赋》诗: “踏雪西泠忆旧游,林家少妇动人愁。吴山立马平生意,肯负铙歌入越州。” 参见:○梅妻鹤子 【检索林家少妇 ==>】 古籍全文检索:林家少妇     全站站内检索:林家少妇

  • 下苏阿

    在今四川巴塘县南苏哇龙乡。清雍正七年(1729)置下苏阿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