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黄汝亨(1558—1626)卒。

  黄汝亨(1558—1626)卒。

据台湾中央图书馆编《明人传记资料索引》。黄汝亨,字贞父,号寓庸居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著有《天目游记》《廉吏传》《寓庸子游记》《寓林集》等。陆云龙等《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入选《黄贞父先生小品》一卷,陆云龙题《弁词》云:“披卷快读,当见西山爽气扑人眉宇,沁人心骨。人文山水真为天下观也。”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九选黄汝亨诗十首,小传云:“汝亨字贞父,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除进贤知县,征授南工部主事,改礼部,历郎中,出为江西佥事,迁参议。有《寓林集》三十八卷。”又引《懒真草堂集》云:“贞父诗,晋、宋之陶、谢,唐之王、孟。”又加按语云:“贞父诗刻意摹古,思清而词隽。”《四库总目提要》卷五六著录黄汝亨《古奏议》,同书卷六二又著录其《廉吏传》,同书卷七八又著录其《天目游记》一卷。今人《续修四库全书》收录黄汝亨《寓林集》三十二卷、《寓林集诗》六卷。

猜你喜欢

  • 慈涧镇

    ①北周置,为军镇。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磁涧镇。《周书韩盛传》: 兄德兴,历官“通洛、慈涧防主”。《元和志》 卷5新安县: “慈涧故镇,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武帝保定六年置。武德三年讨王世充,前军镇此,太宗以轻骑击破之,充拔镇归于东都。” ②北宋置,属新安县。

  • 蒙古建元中统,始有年号。

  • 泥河

    古水名。今一般认为即今朝鲜境内之龙兴江;旧说为大同江;或说江原道江陵以北之泥川水。为粟末靺鞨所建渤海国与新罗国的界河。

  • 斋郎

    官名。掌郊庙祭祀杂役。三国魏置,隶太常属官太庙令,八品。两晋、南朝沿之。北魏分太常斋郎与祀官斋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前者为从七品中,后者九品中。唐朝太常寺置太庙斋郎(后归宗正寺)一百三十人,所领两京郊社署置郊社斋郎一百一十人,鸿胪寺司仪署置三十人。任斋郎者必须是经过考试的五品或六品官子孙,任职年久可补室长、掌坐、掌次等,为唐朝官员子弟入仕途径之一。宋朝略如唐制,亦为荫补入仕之官。(1)

  • 郑汉璋

    【介绍】: 唐润州丹阳人。郑光子。姑为宪宗孝明皇后。宣宗大中中,以外戚累官至右金吾卫将军。丁忧,旋起复本官。懿宗咸通中,兼御史大夫、充兖海沂密节度使。 【郑汉璋作品 ==>】 

  • 渫阳县

    西晋置,后省。治所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水经澧水注》: 渫水 “东径渫阳县南,晋太康中置”。按晋、宋志俱不载渫阳县,但 《水经注》之言,必有所据。今石门县西北六十四里维新场镇西南三里古城堤传为晋渫阳县故治。 古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治今湖南省临澧县东南

  • 澎湖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澎湖厅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澎湖群岛之澎湖 (马公镇)。 简称澎。在台湾省本岛西、台湾海峡东南部,由澎湖岛、渔翁岛、白沙岛、望安岛、七美屿等64个大小岛、屿、礁组成。面积126.86平方千米。人口9.2万。辖1市、5乡。县治马公市。隋大业六年(61

  • 悬釜

    《战国策.赵策一》:“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 公元前四七二年,知伯(即知瑶)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尽分范氏、中行氏故地。晋出公欲伐四卿,四卿联合攻出公,出公在逃往齐国的路上死去。知伯遂立晋懿公,大权

  • 无家可归

    失去家庭,无处投奔。明.梅鼎祚《玉合记.逃禅》:“我已无家可归,那望这个日子,师父升坐,待弟子拜礼,请赐法名。”巴金《谈〈家〉》:“没有脸再见他的妻儿,就做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人。” 其他 没有家可以回。指无处投奔。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者

  • 磨儿勘招讨司

    明置,属朶甘卫指挥使司。为六招讨司之一。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南。后废。 明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