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峨眉山月歌原文和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的网友点评

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é méi shān yuè gē
峨眉山月歌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shuǐ li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yè fā qīng xī xiàng sān xiá, sī jūn bú jiàn xià yú zhōu.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注释

《峨眉山月歌》的诗词大意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发清溪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了,多么思念你啊。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