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再接再厉

再接再厉

本作“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快。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此指公鸡相斗,每次在斗前都要把嘴磨利。后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清.刘坤一《禀两省院部》:“贼却而复前,我勇再接再厉,贼遂披靡。”茅盾《序〈一个人的烦恼〉》:“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甚至有时好像已经绝望,所以再接再厉的斗争精神一定不可缺少。”


并列 接,交战;厉,磨砺。原描写斗鸡时鸡每接战先磨嘴再相斗。比喻不断地努力。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周培公这群虎狼首战得胜,锐气大增,如不能让他们~,速速寻找新的战机,恐怕会松懈下来。”△褒义。多用作鼓励之辞。原作“再接再砺”。


解释 本作“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砺。公鸡相斗,每次 都要先把嘴磨利。比喻继续努力,坚持不懈。今写作“再接 再厉”。

出处 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孟郊和韩愈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孟郊比韩愈年长18岁。韩 愈刚刚步入诗坛时,孟郊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韩愈曾 受到过他的影响;后来,当韩愈的诗风完全成熟后,他独创的体 式和达到的成就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孟郊又转而受到韩愈的影响。 韩愈、孟郊以及与他们诗风相近的诗人们酬唱切磋,相互奖掖, 在审美意识上形成了共同的趋向,在艺术上形成了共同的追求, 后世把他们称为“韩孟诗派”。

韩愈性格木讷刚直,是非观念极强。一方面使他在一次次的 政治旋涡中屡受打击,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审美情趣呈现出怨愤郁 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韩愈上疏 劝谏惹怒皇帝,被贬为阳山县令。阳山之贬这一巨大的政治压力 极大地加剧了韩愈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也让他领略到了南方荒 僻险怪的景观。二者交相作用,造成了韩愈诗风的大变。元和元 年(公元806年)之后,已经离开贬所回到京城的韩愈更倾心于营 造怪奇的诗境,他与孟郊等人一起创作了不少联句诗,这些诗作 以竞赛为主要目的,各自逞奇炫怪,夸示才学,其中有一首《斗 鸡联句》描写了斗鸡的情景。在这首诗中,韩愈写观看斗鸡的人: “大家争相观看,就像乌云填满道路;大家呐喊助阵,就像大海掀 起狂涛(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孟郊接着写两鸡相斗的情 景:“斗得头晕眼花,一口凉水喷醒,再磨钢牙铁嘴,重新披挂 上阵(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猜你喜欢

  • 彼有其具

    《三国志.蜀书.简雍传》:“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刘备因天旱无雨,下令禁止酿酒,否则要判刑。官吏在某人家中查出有酿酒的工具,有人就说应该与酿酒者同等处罚。简雍知道后,认为是错误地执行法律。

  • 包原明

    【介绍】: 明浙江临海人。永乐十五年举人。宣德元年授南安县教谕。学问渊深,诲人不倦。时庙学颓坏,有司无力顾及,原明捐资修建。秩满升江西吉安教授。 【包原明作品 ==>】 

  • 郎廷极

    【生卒】:1663—1715 【介绍】: 清奉天广宁人,字紫衡,号北轩。郎永清子。康熙间以门荫授江宁府同知,迁云南顺宁知府,有政声。累擢江西巡抚,督造官窑瓷器,世称郎窑。寻擢漕运总督。卒谥温勤。有《北轩集》、《胜饮编》、《文庙从祀先贤先儒考》等。 【郎廷极作品 ==>】

  • 同笋汛

    清置,属广顺州。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十五里筒笋乡。旧有把总驻守。

  • 伊犁将军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治所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清一统志新疆统部》: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调遣事务”。辖境相当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拜卡达姆以东的塔拉斯河、吹河、伊塞克湖流域。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

  •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与:给予。 人家不要的,我买过来;人家需要的,我再卖出去。 指商人经商,善于掌握行情,窥伺时机,牟取暴利。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自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宋.陈亮《孙天诚墓志铭》:“夫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而善致富者则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其他 ①别人不要,我买过来;别人需要,我再卖出去。《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

  • 程贲

    宋江阳人,字季长,号丘园子。少孤,力学。喜藏书,自经史子集之外,凡奇诀要录未尝闻于人者,皆珍而收之。五十年间简册铅椠未尝离手。尝撰《太玄经义训》,未成而卒,年七十四。

  • 堠子

    【介绍】:罗隐作。堠子,古时道边标记里程的方顶土堆。此诗以堠子之方顶喻己之耿介不合流俗,告诫世人不要以貌取人。全诗语意双关,句句咏堠子,又每每自况,感情沉郁而愤慨。

  • 句漏令

    《晋书.葛洪传》:“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句,也作勾。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好仙道养生之法,年老为求长寿,以便于炼丹,求为句漏令。后留广州,炼丹于罗浮山中。后用为咏仙道养生避世之典。唐.杜甫《为农》诗:“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 穿杨志

    指苦练技艺的志向。五代韦庄《寄湖州舍地》诗: “云烟但有穿杨志,尘土多无作吏心。” 参见:○百步穿杨 【检索穿杨志 ==>】 古籍全文检索:穿杨志     全站站内检索:穿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