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正
官名。相传少皞时即置,掌工匠营造。《左传》昭公十七年: “五雉为五工匠,称器用,正度量。”春秋鲁、宋、齐、楚等国均置。鲁、宋为司马属官,掌车服。齐、楚掌百工。明朝王府长史司下工匠所亦置,员一人,正八品; 另置工副一人,从八品。掌缮造修葺宫邸、廨舍。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能工巧匠,类似汉朝的将作大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桓公使为工正。”注:“《正义》工巧之长,若将作大匠。”
官名。相传少皞时即置,掌工匠营造。《左传》昭公十七年: “五雉为五工匠,称器用,正度量。”春秋鲁、宋、齐、楚等国均置。鲁、宋为司马属官,掌车服。齐、楚掌百工。明朝王府长史司下工匠所亦置,员一人,正八品; 另置工副一人,从八品。掌缮造修葺宫邸、廨舍。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能工巧匠,类似汉朝的将作大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桓公使为工正。”注:“《正义》工巧之长,若将作大匠。”
集镇名。在河北省武强县城西部。属孙庄乡。人口4200。南北朝时太守皇甫君葬此,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电线、服装、食品加工等厂。羊市为全县之最。简易公路接307国道。
又作打鼓。即今台湾高雄市。最早见于明陈第《东番记》。清郁永河《稗海纪游》作“打狗仔港”。本平埔族打狗社的音译。日本占领期间因“打狗”谐音与日文“高雄”同,故改名高雄。1924年设高雄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仍设高雄市。 或称打鼓。本台湾省平埔族番社Tanco
村名。在山东省无棣县西南部。属水湾镇。人口920。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金丝小枣”。居民多从事苇帘、盖垫生产。为谷中虚故里。
见“白马岭之战”(607页)。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郭象注:“槁木死灰,言其寂寞无情耳。”槁:即古“枯”字。形如枯木,心如死灰。后因以“枯木死灰”形容对世事冷寞处之,不为外物所动,也比喻对世上的一切都悲观失望。宋.无名氏《宣和画谱.道释二》:“大抵释
唐渤海国置,属新城州都督府。治所在玄菟城(今辽宁沈阳市东上柏官屯)。《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李)世勣自通定(镇)济辽水,至玄菟”。即此。后废。
集镇名。又称大兆镇。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部、少陵原北部。大兆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800。清前为古集镇,名大兆社;民国初设镇,1938年秋至1949年7月为长安县治。产小麦、玉米、稻、棉花。有面粉、服装、造纸、印刷、树脂、砂轮、农机、丝绸等厂。手工艺品草帽辫著名,
①又名雪山、玉屏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薛山” 条引 《吴地记》 云: “薛道约居此,故名。” ②即今山东枣庄市西北雪山。《明一统志》 卷23兖州府: 高山 “西有薛山,薛水源发二山之间”。《方舆纪要》 卷 32 滕县: 薛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七年(1320),仁宗次子兀都思不花由安王降封。
【生卒】:1807—1877清直隶新城人,字重三。道光十八年进士第一,终身不仕。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博通兵农礼乐河渠地理,旁及释老卜筮。后专研性理。有《礼记通义》、《先儒粹语》、《群经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