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北十八里南村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布局奇巧。与顺德市清晖园、东莞市的可园、佛山市的十二石斋,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


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距广州市区17千米。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邬燕天聘名工巧匠,吸收苏杭庭园建筑艺术所建。其东南侧与稍晚的瑜园紧邻,今已成为该园的一部分;另一侧则与潜居、善言两座祖祠紧贴相通,占地约2000平方米。以池苑与临水楼台馆舍相配合,小巧玲珑,含蓄幽邃。内有主体建筑四座,以游廊式拱桥把园内空间分隔成东西两半:西半部有石砌河池,池北有深柳堂,池南有临池别馆,建筑细部装饰玲珑精致;东半部则有八角池、玲珑水榭,掩映在绿阴池水之中;还有孔雀亭、来熏亭。园内亭、台、池、馆的分布,借助游廊、拱桥、花径、假山、围墙与绿阴如盖的高树穿插配置,虚实呼应,构成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的庭园结构。门联所题“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描绘出这名园的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 宋璲

    【生卒】:1344—1380 【介绍】: 明浙江浦江人,字仲珩。宋濂次子。工诗,善书。洪武九年,召为中书舍人。坐胡惟庸党死。 【宋璲作品 ==>】 

  • 谢文节

    德权父。仕南唐,为忠烈都虞候、饶州团练使,以骁勇闻名。仕后周,世宗南下,文节独自擐甲渡长江,潜觇敌垒,吴人称为“铁龙”。后驻守鄂州,拒宋兵,战死。五代时福州人。初仕闽,王审知时为侯官令。后仕南唐,为忠烈都虞侯。饶州团练使。以骁勇闻。周世宗南征,文节擐甲渡江,潜觇敌垒,吴人号为“铁龙”。后守鄂州,拒宋师,战死。

  • 长安庄

    村名。在山东省沂水县中部偏东。属沂水镇。人口1820。相传南宋末年建村。时以村西北山涧中多桃树得名桃花涧。清康熙十三年重修《五圣堂碑》刻有“桃花涧”之名。民国初年,以吉祥意改称长安庄。产小麦、玉米、花生、黄烟。羊临公路经此。

  • 管契木

    读音:Guǎnqímù【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 巨(鉅)鹿县

    (1)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平乡镇。为巨鹿郡治。东汉仍属巨鹿郡,中平元年(184年)县人张角以太平道组织黄巾军起义。北魏景明中移治今平乡县东南,改属南赵郡。北齐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623平方千米。人口35.7万。辖6镇、4乡。县人民政府

  • 徐幹

    【介绍】: 东汉扶凤平陵人。章帝建初五年,班超请平西域,上疏愿奋身佐超。任假司马,将千人就超。击疏勒都尉番辰,大破之。八年,迁军司马。和帝永元三年,龟兹诸国降,任长史,屯疏勒。 【徐幹作品 ==>】 

  • 巴马瑶族自治县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属河池市。面积1966平方千米。人口24万,瑶族占17%。辖1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巴马镇。以县城东巴马山为名。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岜马等土巡检司,属田州,后废。清置岜马镇,属思恩府。1936年冬置万冈县,治今巴马镇。1949年属百色专区。1953年撤

  • 童寺镇

    在四川省富顺县东南部。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童寺,人口2400。因童家寺而得名。1949年为童寺乡,1958年改童寺公社,1984年复名童寺乡,1988年置童寺镇。有煤矿、酿酒等业。为柑橘出口基地、县东农副产品集散地。通公路。古迹有票寨、清代石牌坊等。

  • 难留山

    即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七十八里。《水经注 夷水》: 夷水 “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

  • 土黑勒威勒

    满语音译,意为“应得之罪”。为清初刑罚体系中一种特殊科罚法则。草创于后金天命中,至清崇德年间规范化。其特点是按品级罚罪。凡贵族、官员等过误犯事,俱照本身爵号、世职罚一定银两;众人同犯一事,世爵愈高,科罚愈重。无前程的白身因公务轻微触法照例鞭责,亦称土黑勒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