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新五代史·孙晟传》

《新五代史·孙晟传》


新五代史
原文
    孙晟,密州人也。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蔡之间。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晟奔于吴。是时,李昇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异尤爱之,引与计议,多合意,以为右仆射,与冯延巳并为昇相。晟事昇父子二十余年。周世宗征淮,李璟惧,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璟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璟敌,而师甚盛,寿州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璟表,尽献淮北诸州。”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明等还,璟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重进与永德有隙,璟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杯土也。”永陵者,昇墓也。及崇质还,而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璟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亟召待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余人皆杀之。晟临死,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璟闻晟死,赠鲁国公。
(节选自《新五代史·孙晟传》,有删改)

译文
    孙晟,密州人。好学,有文才,尤其长于诗歌。天成年间(926-930),朱守殷镇守汴州,请孙晟当判官。守殷造反,被杀,孙晟抛妻弃子,逃奔到吴。当时,李昇刚夺了杨氏政权,招纳四方贤士,得到孙晟,喜欢他的文才,任他当教令,他因此而知名。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寒暄,坐定之后,健谈善辩话锋生动,听的人忘了疲倦。李昇非常喜欢他,经常和他商量大事,很合心意,任命他当右仆射,与冯延并为宰相。孙晟侍奉李昇父子长达二十多年。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害怕,派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周世宗不答应。于是李景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当孙晟的副手奉表,钟谟与孙晟等人都说李景愿意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贡纳百万钱财来供应周的军队。而周世宗决心完全攻占淮南才停止进军,因此留住使者不准回去,加紧攻打寿州。钟谟等看见世宗英武,李景不是对手,周军士气很盛,寿州危急,就说:“请陛下宽限五日不杀我们,让我们回去取表,进献淮北诸州。”周世宗答应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押李德明、崇质南还,把钟谟与孙晟留了下来。李德明等回去后,李景后悔,不肯割地。周世宗也因为暑热多雨而退军,留下李重进、张永德等人分别进攻庐州、寿州。李重进与张永德有矛盾,李景知道二将相互猜疑,就用蜡丸书送给李重进,劝他反周。当初,孙晟奉命出使,对王崇质说:“我这次出使必然免不了一死,但是我不能出卖永陵一抔土啊。”永陵是李昇的墓地。等到王崇质回去后,孙晟与钟谟都被带到了周的京城,住在都亭驿,待遇优厚。不久周兵数次失败,周世宗很忧愁,召见孙晟问他对江南战事的看法,孙晟不答,周世宗愤怒,但未立即发作。恰好李重进把李景的蜡丸书送上,书里有很多斥责周过恶的话,因此周世宗发怒,立即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把孙晟下狱,把孙晟及其从者二百多人都杀了。孙晟临死,正其衣冠,望着南面礼拜说:“我只有以死来报答国家了!”于是孙晟被杀。李景听说孙晟死了,就赐封他为鲁国公。

《续唐书·孙晟传》    《续唐书·孙晟传》(二)    《新五代史·孙晟传》    

猜你喜欢

  • 张予卿

    知阳信,清兵陷城,死。

  • 盖壤

    指天地。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愈依赋十四韵》:“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 库子

    公人名。宋州役之一,掌看守仓库,保管库物及出纳等事。一般差下户充任或出于招募。元代犹有库子之名,设于官库,如内宰司所属备物库与大都留守司所属收支库各有库子二人。

  • 玉女灵山

    亦名玉女山。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有玉女灵山。”《寰宇记》卷76阳安县:“石乳城水在县北二十一里玉女灵山,东北有泉,西北两岸各有悬崖,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状如人乳流下,土人呼为玉华池。”

  • 洪諲

    【生卒】:?—901【介绍】:唐末禅僧。俗姓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嗣沩山慧寂。后住杭州径山院,世称径山和尚。僖宗中和三年(883),赐紫袈裟。昭宗景福三年(893),赐号法济大师。卒谥归寂大师。《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1首。

  • 马革之愿

    源见“马革裹尸”。指誓死报国之志。《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平生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

  • 不遑宁处

    遑:闲暇。没有闲暇的时候。《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唐.张

  • 天京游记

    书名。英国富礼赐(R.J.Forrest)著。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作者以英国翻译官身份访问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后以其见闻写成是书。书中记天王府、天王兄弟以及忠王、赞王、干王各王府之建筑较详,并记有干王洪仁玕与其谈话情况。原载《华北先驱周报》,简又文译,193

  • 民政使司

    官署名。清末东三省所属之办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置。掌主民籍。各设民政使一人掌司事,下设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医官协助办事。宣统元年(1909),黑龙江省裁度支使,所管财政事亦归民政使司兼管。官署名,清朝置,掌主民籍。其长官称民政使,从二品。下属有佥事、科员、医官等。见《清史稿·职官六》。

  • 高沙湖

    在今湖北荆沙市西。《水经江水注》:“其下谓之邴里洲,洲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