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泗阳县

泗阳县

①西汉置,属泗水国。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旧黄河南。东汉废。

②1914年改桃源县置,属江苏淮扬道。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1年迁治众兴镇 (今泗阳县)。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属泗水国。东汉废。(2)今县名。在江苏省北部、成子湖南岸。属宿迁市。面积 1488 平方千米。人口117.1万。辖16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众兴镇。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阳县,故城在今县东。古泗水北岸,故名。据《地学杂志》1914年第二号载《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该县在汉为泗阳县,且泗水在县北”,故名。东汉省。金兴定二年(1218年)于桃源镇置淮滨县,属泗州,寻废。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桃园县。县治在今锅底湖桃源滩附近,属淮安路。明洪武初改为桃源县。清因之,治城厢,属淮安府。1914年因与湖南省桃源县同名,复称泗阳县。1914年属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39年侵华日军占据县城,次年起泗阳县先后分建四个抗日民主政权,其中淮泗、泗阳两县属淮北行政区,泗沭县、运河特区属淮海行政区。1941年泗阳县城厢镇被毁后,迁治今众兴镇。1944年运河特区撤销,分别并入宿迁、泗阳、泗沭等县。1948年淮泗县并入泗阳县;次年泗沭县并入泗阳县,驻众兴镇,属苏北行政淮阴专区。1952年改属江苏省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96年划属宿迁市。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运河、废黄河、六塘河平行横贯全境,运北诸河汇入六塘河,辗转经灌河入海,运南诸水均直接流注洪泽湖。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玉米、棉花、油菜籽为主,并产蚕茧。山羊、淡水养鱼较发达。矿产有泥炭、铁锰结核、石油、硭硝、石英、磁土、卤碱、钾盐、耐火黏土等。工业有酿酒、纺织、化学、机械等,洋河大曲和红梅牌绢丝、四洋牌铲运机著名。特产金针菜、车轮饼、山羊板皮等。新长铁路、京杭运河和徐淮、泗沭干线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烈士陵园等。古迹有南宋名将刘世勋墓及穿城古井。


猜你喜欢

  • 任公钓

    《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巨缁,用黑色的帛丝做成的大绳),五十犗(音ji,犍牛)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錎,音xin,犹陷字),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侔,音mu),相等,和…

  • 南纪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 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南朝 梁 江淹《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赞政南纪,播惠西夏。”

  • 神怒民痛

    犹人神共愤。《晏子春秋.外篇上七》:“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宋 王观国《学林.秘祝官》:“斩刈民力,输掠其聚,肆行非度,神怒民痛。”亦作“神怒民怨”。《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师旷退,谓羊舌肹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 见“神人共愤”

  • 奇形怪状

    原为“奇形异状”,奇怪的形状。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平苏峻、祖约之乱后,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朝廷商议留他辅政。因为王导是先帝所命重臣,温峤不想与之争,固辞还藩。在回武昌的路上,经过一个叫牛渚矶的地方,江水深不可测,当时的人们都传说水

  • 卢文招再主南京钟山书院。

    据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

  • 自矜功伐

    谓居功自傲。《汉书.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主谓 矜,骄傲自满;功伐,功劳,功绩。自己因为有功而骄傲。《汉书陈涉项籍传赞》:“(项羽)~,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

  • 琉球

    指今琉球群岛。宋蒋之奇 《望海亭》 诗:“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 又作瑠求。即今台湾省本岛。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琉球……自彭湖望之甚近。”《元史瑠求传》:“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瑠求相对。”

  • 皇母山

    即太行山。在今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寰宇记》 卷52孟州济源县: “太行山,相传皇母山也,或名女娲山。其上有祠,民祈福而岁祷焉。其山起于邑界。”

  • 蛟绡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泛指绢帛。蛟,通“鲛”。亦喻轻烟细雨。唐 罗隐《江南行》:“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宋 陆游《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美人再拜乞利市,醉墨飞落生蛟绡。”

  • 群羊化石

    源见“叱石为羊”。羊变化为石。谓得道成仙。唐鲍溶《感兴》诗:“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