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汉书·伍被传》

《汉书·伍被传》


汉书
原文

    伍被,楚人也。或言其先伍子胥后也。被以材能称,为淮南中郎。是时淮南王安好术学,折节下士,招致英隽以百数,被为冠首。
    久之,淮南王阴有邪谋,被数微谏。后王坐东宫,召被欲与计事。被曰:“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①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于是王怒,系被父母,囚之三月。
    王复召被曰:“将军许寡人乎?”被曰:“不,臣将为大王画计耳。臣闻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文王壹动而功显万世,列为三王,所谓因天心以动作者也。”王曰:“方今汉庭治乎?乱乎?”被曰:“天下治。”王不说,曰:“公何言治也?”被对曰:“被窃观朝廷,诸序皆得其理,风俗纪纲未有所缺。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交易之道行。南越北匈皆宾服有加,虽未及古太平时,然犹为治。”王怒,被谢死罪。
    后王复召问被:“苟如公言,不可以侥幸邪?”被曰:“必不得已,被有愚计。”王曰:“奈何?”被曰:“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朔方之郡土地广美,地方数千里,民徙者不足以实其地。可伪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及耐罪②以上,以赦令除。家产五十万以上者,皆徙其家属朔方之郡,益发甲卒,急其会日。又伪为左右都司空、上林中都官诏狱书,逮诸侯太子及幸臣。其如是,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诸侯为乱,或可以侥幸。”王曰:“此可也。虽然,吾以不至若此,专发而已。”后事发觉,被诣吏自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美,欲勿诛。张汤进曰:“被首为王画反计,罪无赦。”遂诛被。
节选自《汉书·伍被传》
【注】①“麋鹿游”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暗示国家沦亡; ②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

译文

    伍被,楚国人。有人说他的先人是伍子胥的后代。伍被因有才能而出名,做淮南国的中郎。当时淮南王刘安喜欢术数,屈身礼贤,招集了上百的英俊博学之士,伍被列居首位。
    过了很长时间,淮南王阴谋叛乱,伍被多次私下劝谏。后来淮南王坐在东宫,召请伍被,要与他商议事情。伍被说:“从前伍子胥劝谏吴王,吴王不采纳,伍子胥就说‘我现在看见麋鹿在姑苏台上漫游’,现在我也将要看见宫中长出荆棘,露水沾湿衣襟。”于是淮南王非常生气,就扣押了伍被的父母,把他们囚禁了三个月。
    淮南王又召见伍被说:“将军您答应我了吗?”伍被说:“不!我将为大王您出谋划策。我听说聪明的人智虑通达,事情还没显出征兆,就能预见,(指真正智慧聪颖且能高瞻远瞩的人,是能够于混沌中辨别方向,于迷茫中鉴别真理,于愚民中脱颖而出的人。)所以圣人做事,万无一失。周文王一采取行动而功名扬于后世,进入三王的行列(三王:指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这就是所说的顺应天心而采取行动。”淮南王问:“现在的汉朝是安定,还是混乱?”伍被说: “天下平安无事。”淮南王不高兴地说: “您凭什么说天下安定?”伍被回答说:“我私下观察朝廷万事都尊卑有序、合乎情理,风俗淳正,纲纪完善。富商大贾车载大量货物周行于天下,道路无所不通,贸易非常繁荣。南越北匈奴都有序归顺,虽然赶不上古代的太平盛世,然而还是平安无事。”淮南王大怒,伍被道歉,连称“死罪”。
    后来淮南王又召见伍被问道:“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就不能凭侥幸而成功吗?”伍被说:“实在不得已的话,我有一条愚计。”淮南王问:“什么计策?”伍被说:“现在诸侯对朝廷无二心,百姓对朝廷无怨气。北方郡地广土肥,土地方圆几千里,迁居到那里的百姓不足以充实那里的土地。可以伪造丞相、御史的上奏文书,请求迁徙郡国豪强、耐罪以上而遇赦的犯人,以及家产五十万以上的人,把他们的家属都迁到朔方郡,多多派遣士卒去催促他们按期迁徙。又伪造皇帝命令左、右都司空和上林、中都官收捕罪犯的诏书,逮捕诸侯太子及其亲幸大臣。这样,就会使百姓怨恨,诸侯恐惧,随即派辩士去劝说诸侯谋反,或许能侥幸成功。”淮南王说:“这样做是可行的,尽管如此,我认为不至于做到这地步,只要我直接发兵就行了。”后来谋反之事被朝廷发觉,伍被就到官府自首,供出与淮南王谋反的情况就是这样。天子认为伍被平时的话多称颂汉朝之美,想不杀他。张汤进言说:“伍被首先为淮南王策划谋反,罪大恶极,不能赦免。”伍被终于被杀。

《汉书·伍被传》    

猜你喜欢

  • 入梦生花

    源见“梦笔生花”。指文才大进。明 屠隆《綵毫记.知几引退》:“我看这手中一管彩毫作祟,何用你入梦生花,我待要烧却你呵!” 【检索入梦生花 ==>】 古籍全文检索:入梦生花     全站站内检索:入梦生花

  • 申元道

    宋泰州海陵人。师事徐神翁,得修炼术,于虞山建竹林庵居之,又尝于福山建潜真馆,于梅里建颐真馆,为炼丹之地。

  • 十八日,薛福成(1838—1894)生。

    福成字叔耘,号庸貪,江苏无锡人。同治六年,中式江南乡试副贡。嗣因叙战功,以直隶州知州留直隶补用,并赏加知府衔。光绪十四年,授湖南按察使。二十年以疾殁于沪。著有《庸盒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筹洋刍议》一卷、《庸盒文别集》六卷。事迹见《清史稿

  • 以水济水

    《左传.昭公二十年》:“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对齐景公说:梁丘据处处逢迎陛下,如同用水来给水调味,谁又能喝这种淡而无味的清水呢?后以“

  • 中西教会报

    杂志名。清光绪十七年正月(1891.2)始刊于上海。英文月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出至第三十五册,于十九年十一月停刊。二十年十二月(1895.1)复刊,册次重起,先后由美国人卫理(E.T.Williams)、英国人高葆真(W.A.Cornaby)、华立熙(W.Gilbert Walshe)、莫安仁(Evan Morgan)

  • 发敕官

    见“发敕司”。流外官名。宋初置于中书门下后省,掌发制敕之事。

  • 胡亦常

    【生卒】:1743—1773 【介绍】: 清广东顺德人,字同谦,一字豸甫。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以诗名,与冯敏昌、张锦芳称岭南三子。有《赐书楼集》。 【胡亦常作品 ==>】 

  • 御花园侍监首领

    官名。清置,掌司园内斗坛四神祠香烛,培灌花木,饲养仙鹤池鱼。见《清史稿·职官五·宦官》。

  • 盆多宗

    即蓬多城。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盆多,总会之处。城为诸路会合之所,故名。”

  • 识韩

    同“识荆”。宋洪适《与交代沈正言启》:“久驰慕蔺之诚,尚阻识韩之愿。”【典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今译】 唐代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他为人喜荐拔后进,为士人所推崇、仰慕,李白在写给他的信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