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茶事谚语解读(名句推荐)。
湖州的茶事谚语,不仅是世代茶农生产经验的结晶和某些与茶事有关的社会生活的出色写照;而且是一宗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其理义、其意蕴、其韵味,不是归归类,作点解说,即能解决问题,即能穷究其奥的。本文也没有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对这些谚语的艺术特色作评价。笔者学识浅薄,倘有郢书燕说,请方家不吝教正。
本文引用的谚语绝大多数来自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湖州市歌谣集、谚语卷》及本市长兴、德清、安吉三县县卷本。这些卷本选录的标准,基本上是按总集成办的编辑细则定的。
它要求“三套集成各卷本要严格注意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选入的作品,一定要符合‘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避免失真。要具有高质量,真正反映各民族劳动人民口头文学的原貌。”
例:山间乃是人家,清香嫩蕊黄芽。
以上两条讲的是茶品。
“从来佳茶如佳人。”据认为此原系苏东坡的一句诗,后从士大夫传颂而流入民间为谚语。以茶喻人,且如佳人。佳人之美,是一个模糊概念,正如白居易写杨贵妃之美,“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茶品之美,亦无法名状。后一条指茶的产地以山区为佳,以嫩蕊黄芽之鲜美与清香;作为高品位的一个标准。
例:
客来敬茶。
客到茶烟起。
茶七饭八酒加倍。
这三条讲的茶的礼俗。客来敬茶敬烟,是湖州地区最普遍的礼俗,是招待客人的必备之品。其中“茶七”,是指泡茶之水以碗之七成为宜,饭盛八成,酒则加倍,均是约定俗成之礼仪。
例:
高山有好水。
好茶配好水。
以上“金沙泉”、“龙潭水”、“半月泉中水”以及“庙前泉水庙后茶”等已说明特定地域的好泉水,是名茶的好搭档,好茶配好水,能两全其美,茶的优异品质、茶的色香味得以益彰。
例:
茶园学到老,茶艺学不了。
看茶做茶。
有些茶谚互相唱反调,不能因之随便藏否,或相辅相成,或变异其条件,可各得其用。
例:
新沏茶清香有味,隔夜茶伤脾胃。
时新茶叶陈年酒。
“头交水,二交茶。”讲的是要讲究茶的泡饮方法。头次开水冲泡,等茶叶徐徐沉人杯底,即可饮用;但由于好茶精制,头交水还不能将茶汁充分泡出,及至二、三开水才能将茶汁清香盈匀杯中,喝出味道来。
其余两条指明茶叶以新沏为佳,新沏之茶清香有味;隔夜之茶(尤其是天热时)可能变质而伤脾胃,不宜饮用。茶以时新为好,酒以陈年为佳。
附:福州常见谚语
1、拜年拜到正月半,面孔象块砧头板。
2、捏卵子过桥,桥底下张网。
3、行得春风有夏雨。
4、乡下人怕打官司,城里人怕做坟。
5、城里城隍庙,城外土地庙。
6、娘不象、爷不象、象隔壁箍桶匠。
7、先落航船晚上岸。
8、老虎头上拍苍蝇。
9、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10、徽州人识宝 湖州人识天。
11、园子吃到豆沙边。
12、百年难得岁早春。
13、生出来志气,教出来臭气。
14、吃素碰到月大。[励志的句子 djz525.COM]
15、胆大不可毛胆大,胆小不可几小心。
16、前半夜困不着想想自己,后半夜困不着想想人家。
17、凳角上摆鸡蛋。
18、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王家田、陆家坝。
19、刀头上舔血。
20、三年徒弟,四年半作。
21、万宝全书缺只角。
22、跑过三山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
2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4、书雾腾腾。
25、正月里踢毽子,二月里放鹞子,三月里淘米裹粽子,四月里养蚕摘茧子,五月里买把花扇子,六月里踢踏踢踏腾蚊子,七月里……
26、收仙差得一个药葫芦。
968OK.Com编辑推荐
绩溪谚语警示语解读(名句推荐)
到过绩溪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绩溪话听不懂。据专家考证,绩溪话属吴语系,与北方语言相去甚远,一般人确实很难听懂。不仅如此,绩溪人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还形成了一些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谚、民谣,透过这些地方语言,可以看到绩溪人幽默、机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绩溪谚语警示语解读:
历史悠久的绩溪,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行事准则,在如今看来,依然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启迪。以下是绩溪谚语中的一些警示语,相信你都很熟悉,一起来体会这简单字句下的深刻道理吧。
1、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解读]: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再好再能干的人,也会有不好的时候,不管是本身的变化还是境遇使然,就像自然规律一样,花开得再红再艳,也总会有败的时候、枯萎的时候。
2、田要冬耕,子要亲生。
[解读]:田讲究冬耕,子女必要亲生,这都是自然规律。违背规律自然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3、跟好学好,跟衰学衰。
[解读]:意思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的自然能学些好,跟着差的,自然自己也要败坏了。
4、辛苦赚钱快活用。
[解读]:体现了绩溪人吃苦耐劳、懂得致富与享福的双重乐趣,挣钱的时候不要怕吃苦,花钱的时候不要想着挣钱的苦而不舍得花,挣了钱就是拿来花的。
5、越嬉越懒,越吃咸鱼越嘴淡。
[解读]:如果说生活是一席菜,那么咸淡总相宜,而不能一味的咸或者一味的淡,人过日子也得讲究个松紧适度、劳逸结合。欲望是无止尽的,一味的吃喜欢的菜总是越吃越觉得不带劲、不过瘾,没有食欲了,一味的玩耍享福越觉得慵懒乏味。人就必须得有甘有苦,有做有歇,才会富有活力,生活也充满生机。
6、一个铜钱逼煞英雄汉。
[解读]: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一个铜钱虽少,但身处困境、难关中的人,哪怕再能干再有本事,一点小钱也会让他觉得无助。所以不要太过轻视金钱的作用。
7、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解读]:绩溪人特别讲信用,特别是徽商鼎盛时期,大伙外出做生意,资金流动大,难免要互相借贷以渡过难关,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够不断获取他人支持。
8、会做不如会省,会省不如会打点。
[解读]:绩溪人特别讲究与人相处,所谓和气生财,在中国这样的人情关系社会里,打点就显得特别重要,关系疏通了,财路才会广阔。不会打点的人天天埋头苦干、省吃俭用说不定最后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9、七碗来,八碗去,差一碗,不来去。
[解读]:绩溪人讲究礼尚往来,别人待我不薄,我待别人更胜,回礼的时候总会多回一些,这样交情才更深厚,如若待对方不如对方待自己,那这交情就不会持续下去了。
10、进门看人色,出门看天色。
[解读]:过去的绩溪人,讲究为人处世之道,这种讲究就如同出门必看天气一般重要。出门看天色,才不会落下没带伞被淋的尴尬,进门看人色,才不会犯下说错话得罪人的冒失。
绩溪的俗语大多从生产或生活的实践中产生、传承和发展。绩溪俗语不仅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其修辞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时代在进步,语言也在发展。在年轻一代的绩溪人中,已经很难听到原汁原味的绩溪俗语了,只有走到农村去,跟那些老太娘、老太爷聊上半天话,许多风趣的、富含哲理的、让人警省的乡谚和民谣才会在不经意中流淌出来,那时,你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1、一个铜钱逼煞英雄汉。
2、鼓不打不响,话不讲不明。
3、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4、讲话要老实,劝架要出力。
5、真穷好过,假富难当。
6、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7、好马不吃回头草。
8、辛苦赚钱快活用。
9、阎王注定三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10、田要冬耕,子要亲生。
11、没个冬瓜奈何,端个葫芦出气。
12、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13、上梁不正下梁歪。
14、越嬉越懒,越吃咸鱼越嘴淡。
15、在家千日好,在外一时难。
16、远水难救近火。
17、老公老婆,半夜打,半夜和。
18、蜜糖嘴,黄连心,口是心非要当心。
19、七碗来,八碗去,差一碗,不来去。
20、无义之财不取,酒肉朋友少交。
21、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只学不问,不成学问。
22、一窑不出两样货,一被不盖两样人。
23、进门看人色,出门看天色。
24、徽州骆驼绩溪牛。
25、跟好学好,跟衰学衰。
26、千般生意万般难,讨饭容易赶狗难。
27、会做不如会省,会省不如会打点。
28、求人不如求己。
29、远亲不如近邻。
30、十人人劝,不敌一个人煽。
31、只要男女相爱,就可成双成对;不论有钱没钱,都要成又成圆。
32、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3、老来学木匠,学来学去不登样。
夏至谚语(名句推荐)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关于夏至的谚语流传下来的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夏至谚语。
1、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
2、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3、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4、夏至不雨天要旱。
5、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6、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7、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8、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
9、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10、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11、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
12、夏至无雨干断河。
13、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14、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15、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16、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17、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18、夏至无雨六月旱。
19、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20、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21、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22、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23、夏至闷热汛来早。
24、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馄饨免疰夏。
25、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
26、夏至下雨十八河。
27、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28、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29、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30、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31、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32、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33、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34、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
35、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36、夏至雨点值千金。
37、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38、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
39、夏至狗无处走。
40、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41、夏至无云三伏烧。
42、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43、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44、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45、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46、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47、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48、夏至馄饨免疰夏。
49、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每年的6月22日,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就是夏天到了。从这一天起,一年里最热的伏天就开始了。宋人周遵道的《豹隐纪谈》中就载有一首《夏至九九歌》:
夏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九九歌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四个庚日的十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至立秋后初庚的十天为中伏,立秋后初庚起的十天为末伏,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入伏后从炎炎酷暑到逐渐秋凉的天气变化。而下面这个夏至九九歌也许更明白如话: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首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当然,我国地域十分广阔,又由于世界气候变暖,民间各地流传的“九九歌”也不一定适用。入伏后,天气炎热,这是大趋势。
谚语:经典民间谚语盘点(名句推荐)
谚语大全:民间经典谚语盘点
● 树不修,果不收。
● 冬无雪,麦不结。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货好不如行情好。
● 有钱难买老来瘦。
● 有钱难买老来瘦。
● 患难夫妻恩爱多。
● 丑媳妇是家中宝。
● 卖饭的不怕大肚汉。
● 鼻子不通,熬姜吃葱。
●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 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 童叟无欺,买客拥挤。
●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 贪凉不盖,不病才怪。
● 瞒债必穷,瞒病必死。
● 人对缘法,狗对毛色。
● 夫勤无赖地,妻勤无脏衣。
● 夫勤无赖地,妻勤无脏衣。
● 吃饭吃七分,不用请先生。
养羊谚语(名句推荐)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秸杆资源的丰富,通过大力发展圈养羊生产,提高农民增收,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支撑产业基础。因国内对羊肉产品食用趋向大众化、多样化、品种化,又不受食用季节限制,加之羊产品食用范围大,餐馆、夜市都竟相开发羊产品买卖。故此给羊肉带来了货源偏紧、价格趋升态势。据分析,养羊亦有很大市场,可以大力发展。
养羊谚语:
1、放羊抓着头,放得满肚油;放羊不打头,放成瘦马猴。
2、春不喂盐夏不好,夏不喂盐不吃草。
3、放坏草地一条线,放好草地一大片。
4、青干草,冬天宝。
5、母羊怀孕补精料、羔大健壮精神好。
6、春放阴,夏放凉,秋放茬地,冬放阳。
7、秋抓油膘,冬保原膘,春抓底膘,夏抓肉膘。
8、春阴坡,秋阴沟,夏放岗岭,冬放林。
9、夏怕缺水,秋怕泻肚。
10、春夏放早,秋冬放晚。
11、放羊一天一个 饱,羊连生羔都难保。
12、养羊怕三换,换人,换口和换圈。
13、草是羊的娘,没草命不长。
14、羊喂盐,冬五钱,夏减半。
15、放羊一天三个饱,一年能生对对羔;放羊一天两个饱,一年只生一个羔。
16、头羊前,公羊后。
17、五六月里草,赛过灵芝草。
18、羊爱吃百草,不怕病来忧。
19、会放羊,一条鞭,不会放羊羊乱窜。
20、走慢走少,吃饱就好。
21、春羊遛,秋羊走,六月不离河道口。
22、放羊留下回头草,啥时你也错不了;放羊不留回头草,啥时你也放不好。
牧业的谚语(名句推荐)
杀牛不如挤牛奶。
夏日要挤奶,冬日得养牛。
牧人爱喝酒,羊儿被狼抓。
山羊虽爬山,夜间宿岩窟。
牧人能够稳坐,羊群自会返回。
不养小羊小羔,哪有肥壮大羊。
熟能生巧事事通,牧人擅长抛石子。
马牛羊儿饰山峰,麦斗青稞饰田野。
二头牦牛艺抬杆,瞬间犁翻黑土地。
奶牛不吃是一口,牧人不走是一步。
牧羊老人最辛苦,赶羊鞭子是伴侣。
羊皮长袄虽美丽,许多小羔送性命。
雨后必会出太阳,牧牛人儿会愉快。
放下秋收去牧羊,秋天羊儿多灾难。
牧羊老哥打着盹儿,雪白羊群绕山归来。
春天把羊当病羊赶,赶的太快会害其命。
犏牛虽好是黄牛类,牦牛虽劣是野牛类。
黄金骏马是上师坐骑,青灰略马是魔鬼坐骑。
蛇的谚语(名句推荐)
蛇咬一口,入骨三分。(中国谚语)
蛇不分粗细,坏人不分大小。(中国谚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国谚语)
蛇的本性改不了。(巴西谚语)
蛇可怕在嘴上。(富拉尼谚语)
人不能跟蛇进洞。(祖鲁谚语)
蛇爬过的地方就会使人感到不安。(亚博谚语)
把蛇放在怀里,它醒过来就要咬你。(希腊谚语)
蛇换蛇皮,不改蛇性。(俄罗斯谚语)
蛇死不再毒害人。(沙特阿拉伯谚语)
蛇并不怜悯熟睡的人。(伊朗谚语)
蛇皮华贵,牙齿有毒。(朝鲜谚语)
养虎为患,养蛇吃鸡。
蛇不知自己行迹,人不明自己身心。
蛇不打死害众人,虎不打死当祸根。
蛇无头不行,草无根不生。
蛇无脚,自安脚。
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
蛇无大小,毒性一般。
蛇以为自己的身子并没弯,所走的道路却是弯。
蛇死三天尾还动,虎死七天不减威。
蛇死脚出。
蛇死要摆尾,虎死跳三跳。
蛇要肚饱,不知青蛙要命。
蛇走了才拿棍,贼走了才关门。
蛇必乱咬,虎定乱伤。
蛇穴最滑,奸口最猾。
蝴怕扁.人怕短。
蛇口最毒.贼手最酷。
蛇爬无声,奸计无影。
蛇咬蛇,不嫌短。
蛇长千尺成大蟒,龙生七寸会腾云。
蛇大窟窿大,细密能省下。
蛇驮花子管,马伏将军骑。
蛇珠千枚,不及玫瑰。
蛇毒也有鳞。
蛇头鼠眼,定是坏人。
蛇头死三年,蛇尾不知天。
蛇跑兔窜,各有各的打算。
蛇吃黄鳝大家死。
蛇过了有条路,做了事瞒不住。
蛇过来打一棍。
蛇有蛇灶,蝈有蝈窟。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蛇有蛇路,鳖有鳖路。
蛇会脱皮,本性不移。
蛇逮老鼠,要独吞。
蛇咬一口,见了黄鳝都怕。
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一朝着蛇咬,十年怕草绳。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会脱壳,但决不会改变它的本质。
蛇就是蛇,哪怕头上套着金圈。
一蛇进洞,十牛难拉。
玩蛇者,被蛇咬。
见蛇不打三分罪,见死不救罪更深。
生蛇没人打,死蛇有人撩。
打蛇先打头。
打蛇要打颈,除草要除根。
毒蛇健在,蛙要遭殃。
毒蛇没有粗细之分,敌人没有远近之别。
毒蛇外面软里面毒。
把毒蛇放进自己的袖筒,好心不会得好报。
毒蛇不因有毒而死;只有用石头才能打死它。
只有木棍在手,才能打死毒蛇。
抓住蛇头,绝不可松手。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人无头不走,蛇无头不行。
草中饿不死蛇。
外表最美的蛇,往往是最毒的。
被蛇咬过的人,害怕彩色带子。
被蛇咬伤的,见了蜥蜴也害怕。
抓住蟒蛇,就必须打碎它的头。
蛇出洞才好打,草出土才好锄。
蛇有多大,洞有多大。
蛇要吃东西,它总要出洞。
见蛇见蝎,不打作孽。
毒蛇口中吐莲花,不要以为它好看。
毒蛇嘴里无好牙。
警惕毒蛇装美女,提防乌鸦扮金鸡。
虹搭的桥不能走,蛇扮的绳不能拿。
打死了一条蛇,先别忙着把棍子丢掉。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蛇在手,壮夫断其腕。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蛇蝎之乡,不可久居。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陇南民谚、谚语(名句推荐)
陇南民谚、谚语大全:
● 家从细处来。
● 没爷处放光。
● 狗改不了吃屎。
● 病来了如山倒。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好死不如赖活着。
● 高一丈,不一样。
● 丙不晴,丁光明。
● 宁脏穷急,没脏穷输。
●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 卖米的见不得卖面的。
● 生意做遍不如开店的。
● 麦子怕黄,荞怕种上。
●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 早饭要好,晚饭的少。
● 能吃能喝,才是人物。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