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吉楞
见“广宗寺”(132页)。
见“广宗寺”(132页)。
北宋置,属四会县。在今广东三水市北。 (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三水市北。北宋属四会县。(2)今镇名。(1)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太湖东北岸。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胥口,人口 4000。 春秋吴伍子胥死后,被抛入江,吴人立祠山上,山名胥山,河名胥江。以
《战国策.秦策二》:“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馀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汉
印信。已收存者有4颗。其中有银印3,即:阿克索彦旗长印,左翼贝子旗旗长印,“管理阿尔泰乌梁海右翼长之印”。两扎萨克旗印质地、形状相同,通高11.4厘米,重4550克。方形,边长10.55厘米,印高2.9厘米。印文用汉、蒙两种文字刻成:“乌梁海左翼左旗札萨克之印”、“乌梁海左翼后旗札萨克之印”。汉文为小篆;蒙文为胡都木文。印体右侧分别有“中华民国七年四月口日”字样。盟长印形制与前二者大体相同,略小。
【介绍】: 銘文作尸,見叔尸鐘(13件,集成00272-00284)、叔尸鎛(集成00285),即叔夷,春秋晚期人,宋國國君的後裔,其父為宋穆公之孫,其母為齊襄公的甥女,秦成公(一説杞成公)之女。齊靈公時(前581-前554年)仕齊。齊靈公十五年(前567年)十二月率軍滅萊,立有戰功;翌年五
西汉绥和二年(前7)封孔光为博山侯于此。治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东岸。属南阳郡。东汉明帝时改置顺阳县。 【检索博山侯国 ==>】 古籍全文检索:博山侯国 全站站内检索:博山侯国
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方舆纪要》卷57延安府:牡丹山“在府城南四十里。多产牡丹,名曰花原头”。
官署名。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将吏部官属移往北京。明仁宗时,于南京复置。正统六年(1441)始于南京所置官署加“南京”字,称南京吏部,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后革验封、稽勋二司主事)。除考功清吏司掌南京官六年一考察外,其余多无实际职事,设官备员而已。
西汉梁(治今河南商丘南)人。武帝时任太中大夫。元封七年(前104)与公孙卿、司马迁等言《颛顼历》“历纪坏废,宜改正朔。”遂奉诏与公孙卿、司马迁等人议造《汉历》。后与邓平、落下闳等人制成《太初历》。官至詹事。 【检索壶遂 ==>】 古籍全文检索:壶遂 全站站内检
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水经沔水注》:壻水“北发听山,山下有穴水”。《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听山“在南郑县西北二十八里。西抵壻水小溪。《图经》云:仙人唐公房尽室飞升,其壻归,惟闻空中歌乐之声”。
官名。东晋、南北朝置,为队主副贰。北魏初为比视官,犯谴不得当刑,孝明帝时依中正之例,方可当刑。北齐左、右卫置,从七品; 太子二卫所置为从八品。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十二卫诸鹰扬府皆置,为队正之副。唐朝十六卫之亲卫、勋卫、翊卫各置二十员,正七品下; 诸卫折冲都尉府各置二十员,从九品下; 左右羽林军翊卫中郎将府亦置二十员; 亲王府亦置,从九品下。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南宋时置为民兵统兵官。武官名。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