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

①古代木质书写材料。使用时间自先秦迄魏晋。或称“版”、“板”、“方”。《说文》:“牍,书版也。”《管子·宙合》:“修业不息版。”房玄龄注:“版,牍也。”《管子·霸形》:“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房玄龄注:“方谓版牍也,凡此欲书其所定令也。”《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郑玄注:“方,板也。”牍或亦称为“简”,如《汉书·周勃传》:“狱吏乃书牍背示之。”颜师古注:“牍,木简,以书辞也。”其形为长方形薄木板,宽度宽于编联成册的木简(参见“简”),单片使用而不编联。牍上文字可并容数行,并可两面书写。用以记事,写信,书录公文、法令、档案等。现已发现年代较早的实物为四川青川郝家坪战国晚期木牍(参见“青川郝家坪木牍”)及湖北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所出的两件战国末期的木牍(参见“云梦睡虎地木牍”)。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等地汉、晋墓葬与甘肃武威、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烽燧遗址出土有汉或晋代木牍。②乐器名。《周礼·春官·笙师》有:“舂牍”。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空(孔),髹画,以两手筑地。”《释名·释乐器》:“舂牍。舂,撞也;牍,筑也。以撞筑地为节也。”


【检索牍 ==>】 古籍全文检索:牍     全站站内检索:牍

猜你喜欢

  • 李沄

    【介绍】:见李璬。

  • 三萼山

    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大目洋中之三岳山。《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三萼山“在象山县南海中六十里。其山有三峰,春时三峰之上杂花开发,绮丽可观,因以为名”。古岛名。又称三仙岛。即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中三岳山。为海防戍守要地。明嘉靖间,官兵败倭寇于此。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注:山阴郡,即今浙江省绍兴市)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风景多而优美,使人看都来不及看。后因用以表示对一般事物很欣赏的典故。 《镜花缘》第二十一回:“唐敖此时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给。”

  • 瓦解冰消

    喻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溃。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八:“为官治化超先辈,直为无能继后尘。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亦作“瓦解冰销”。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

  • 秦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知南院枢密事高勋以定策功受封,乾亨元年(979),韩匡嗣自燕王降封;开泰(1012—1021)中,景宗第四子耶律隆庆受封;景福元年(1031),后族萧孝穆徙封。重熙十年(1041),上京留守萧孝友徙封;清宁(1055—1064)初兴宗次子耶律阿琏徙封;《辽史·皇子表》记天祚帝第五子耶律定为秦王。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大定间(1161—1189),追赠完颜宗翰此爵。

  • 月光子

    即月光童子。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长者申日之子。曾谏其父信奉外道坑害佛身之举,佛言其来世当生秦国为圣君。见《月光童子经》。李白《送王屋山魏万还王屋》:“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 冥思苦索

    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二:“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并列 冥思,深沉地思考。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如今,他喜欢沉默,喜欢枯坐,喜欢~……一个共产

  • 王光

    北周太原祁人。少雄武有将才。累建战功,文帝厚待之。位至骠骑大将军。封平原县公。

  • 脱脱不花

    1422—1452 明代蒙古可汗。元裔阿寨台吉之长子。或称为不花王、普化可汗。初与脱欢合作,宣德九年(1434)大败东蒙古太师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攻杀阿鲁台所立阿岱汗,同年被脱欢立为可汗,号岱总汗。领有阿鲁台属众,驻牧于蒙古东部,势及兀良合三卫。次年脱欢卒,也先继称大

  • 伐檀之刺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前之小序云:“《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由此可见。“伐檀”因用为讥讽官吏贪鄙无能、尸位素餐之典。唐.张说《为建安王让表》:“俾朝兴薪槱之歌(《诗经.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槱,音yǒu,聚积),臣免伐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