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夹山

夹山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四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夹山“以两山相夹, 因名。中有禅刹”。《清一统志·遵化州一》:夹山“高数百仞,山东面悬崖为水门口峡, 州境诸水,汇流出此”。

②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北、武川县西南之大青山。《辽史·天祚皇帝纪》:保大二年(1122),金师将出岭西,遂趋白水泺,“上至女古底仓,闻金兵将近,计不知所出,乘轻骑入夹山”。四年“上遂率清军出夹山,下渔阳岭”。《金史·地理志》 云内州柔服县:“夹山在城北六十里。”

③亦名夹谷山。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夹山乡西北。《寰宇记》卷23海州怀仁县:夹山“在县西三十八里。《左传》谓公会齐侯于夹谷。注云:齐地名”。《元丰九域志》卷5海州怀仁县:“有夹山。”

④在今安徽和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乌石山”条下:“夹山在州北五十里。岩嶂环峙,隐如金城,为一方厄塞,中有夹石关。”

⑤在今山东枣庄市北。《方舆纪要》卷32峄县:“夹山在县北七十里。或误以为夹谷。”

⑥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夹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周回三十里,高二百余丈。两峰并峙,故名”。相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至夹山出家, 自号奉天玉和尚。山上有奉天玉和尚墓。

⑦一作峡山。在今广东广宁县北。《舆地纪胜》卷98肇庆府:峡山“群峰列岫,连延环绕,水流其下,多良材美竹”。《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广宁县:夹山在“县北四十里。两山夹峙,(绥)水从中出,旁山连延,多竹木”。


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东北大青山抢盘河流经部分。辽保大四年(1124年),天祚帝自云中播迁此,率诸军出此,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


猜你喜欢

  • 长沙鵩

    代称遭贬的官员。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鹤病翅垂羽,兽穷爪牙缩……时伤大野麟,命问长沙鵩。” 参见:○吊屈平 【检索长沙鵩 ==>】 古籍全文检索:长沙鵩     全站站内检索:长沙鵩

  • 越嶲水

    指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后复反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嶲水伐之,以为越嶲郡。” 《水经若水注》: “越嶲水即绳、若矣,似随水地而更名矣。” 此后有越水、嶲水。《旧唐书 地理志》: 越嶲县 “有越水、嶲

  • 十九日(5月7日),李伯元于上海创办《世界繁华报》,《游戏报》交他人接办。

    《繁华报》分类设栏,有引子、本报论说、时事嬉谈、评林、讽林、艺文野史、官箴、北里志、鼓吹录、谭丛、小说论著、花国要闻、梨园要闻、艺苑杂志、翻译新闻等,既“记注倡优起居”,亦讥弹时事,体裁有散文、诗词、寓言、小品、书信等,光绪二十九年停刊。

  • 长乐桥

    又名长乐渡。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南镇淮桥东。宋《景定建康志》卷16:长乐桥“唐秦淮上有长乐桥,又曰长乐渡,在江宁县东南六里。今桐林湾是其地,隶长乐坊”。

  • 熊率

    读音:xióng lǜ【源】 系自芈姓。楚大夫熊率且比之后(6,7,12,15,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左传》卫(按: 原文如此。‘卫’当为‘楚’之误)大夫熊率且比之后。”以名氏为氏,系出芈姓。

  • 争地界辽国遣使臣,为国家沈括绘地图。

    《续资治通鉴》卷七一:“庚子。辽复遣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命韩缜与禧议之,争辩或至夜分。禧执分水岭之说不变,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不得已,遣知制诰沈括报聘。括至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分界。今所争乃黄嵬山,相远三十余里。表论之,

  • 未饮黄龙

    源见“痛饮黄龙”。谓灭敌壮志未酬。清赵翼《岳祠铜爵》诗:“壮怀未饮黄龙酒,故物如传白兽樽。”

  • 颍谷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颍谷,借指颍考叔。后用为纯孝者的典故。宋 杨万里《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

  • 处子

    战国时赵国人。辩士。著《处子》。

  • 师说

    篇名。唐韩愈著。提出师之职责乃传道、受业、解惑,认为人非生而知之,有惑则应求师以解,提倡从师不分先后长幼,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载《韩昌黎集》。 【检索师说 ==>】 古籍全文检索:师说     全站站内检索: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