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修曲阜孔庙成,成祖自撰碑文。

修曲阜孔庙成,成祖自撰碑文。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九二“永乐十五年九月丁卯(十五日)”:“修孔子庙讫工。上亲制碑文刻石,其词曰:‘道原于天,而具于圣人。圣人者,继天立极而统斯道者也。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圣圣相传,一道而已。周公殁,又五百余年而生孔子,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贤于尧、舜,故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夫四时流行,化生万物,而高下散殊,咸遂其性者,天之道也。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以尽其分与天,诚无间焉。故其徒曰: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又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在当时之论如此,亘万世无敢有异辞焉。於乎!此孔子之道所以为盛也。天下后世之蒙其泽者,实与天地同,其义远矣。自孔子没于今千八百余年,其间道之隆替,与时陟降。遇大有为之君,克表章之,则其政治有足称者,若汉唐宋,致治之君可见已。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天命圣智,为天下君,武功告成,即兴文教,大明孔子之道。自京师以达天下,并建庙学,遍赐经籍,作养士类。仪文之备,超乎往昔。封孔子氏孙世袭衍圣公,秩视二品,世择一人为曲阜令,立学官教孔、颜、孟三氏子孙。尝幸太学释奠孔子,竭其严敬,尊崇孔子之道,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朕缵承大统,丕法成宪,尚惟孔子之道,皇考之所以表章之者若此,其可忽乎?乃曲阜阙里在焉,道统之系,实由于兹,而庙宇历久,渐见堕敝,弗称瞻仰。往命有司,撤其旧而新之,今兹毕工,宏邃壮观,庶称朕敬仰之意,俾凡观于斯者有所兴起,致力于圣贤之学,敦其本而去其末,将见天下之士皆有可用之材,以赞辅太平悠久之治,以震耀孔子之道,朕于是深有所望焉。’遂书勒碑,树之于庙,并系以诗。”

猜你喜欢

  • 检法官

    官名。宋代刑部、大理寺、御史台、户部、三司、各路提点刑狱司均设此官,主管检详条法事宜。 【检索检法官 ==>】 古籍全文检索:检法官     全站站内检索:检法官

  • 降都督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刘备置, 以招徕南部边缘各郡。治所在南昌县 (今云南镇雄县境)。三国蜀章武元年 (221) 移治平夷县 (今贵州毕节市)。建兴十一年 (233),又移治味县 (今云南曲靖市北十四里三岔)。辖境约当今云南、贵州二省及四川大渡河以南地区。《三国志蜀书李恹传》 裴

  • 邗都

    又名看都。在今江西省南丰市南百丈岭。产银。北宋设银场于此。

  • 搠思班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子※奥鲁赤之孙。袭父铁木儿不花爵,为镇西武靖王,以吐蕃为世袭领地。大德十年(1306)二月,率蒙古军讨吐蕃各地叛乱。至大二年(1309),招降茂州。延祐六年(1319),讨平察合台后王怯别。至治三年(1323),征伐参卜郎。泰定三年(1326),安定阶州等地蕃众。至顺元年(1330),与行知枢密院事彻里铁木儿,出征云南。战于安宁州及中庆,皆捷,复云南省。不久卒。历仕

  • 杜甫全集

    杜甫著,高仁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这是一部杜集白文本,以康熙静思堂本《钱注杜诗》为底本,重新加以标点,并删去原有校记和注释,仅保留部分题注。又将《全唐诗补编》、《全唐文》所录杜甫佚诗佚文作为附录补入,成为较为完备的《杜甫全集》。共二十卷,计诗18卷,文、赋2卷。

  • 漢紀年 干支己卯 公元前4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漢 ⑨劉奭 長安 高宗 元 4 2永光2 韋玄成  匈 奴 (東)郅支骨都侯     15   (13)呼韓邪     16   小昆彌 ①烏就屠     12   大昆彌 ③雌栗靡     9   月曆表(建寅)      

  • 乞食子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洽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 韩信未发迹前,不得为吏,又不能经商,一度生活极为困难,常常寄人门下,求得饮食,故被后人称为“乞食子”。后用为咏穷达变化之典。 唐.白居易《读史五首

  •   冯梦龙寿七十,钱谦益有诗相祝。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二〇《东山诗集四》(起癸未正月,尽十二月)有《冯二丈犹龙七十寿诗》:“晋人风度汉循良,七十年华齿力强。七子旧游思应阮,五君新咏削山王(冯为同社长兄,文阁学、姚宫詹皆社中人也)。书生演说鹅笼里,弟子传经雁瑟旁。纵酒放歌须努力,莺花春日为

  • 洛隆县

    在西藏自治区东部、念青唐古拉山东尾部。属昌都地区。面积8600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2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孜托镇。洛隆,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南谷、南峪、南川”。曾译洛宗、妥宗、路隆、洛龙、罗隆。元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

  • 颓牛山

    在今河北沽源县南。《魏书·太宗纪》:神瑞二年 (415),拓拔珪北巡,“次于濡源,筑立蜯台, 白熊于颓牛山, 获之”。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沽源县南。《魏书·太宗纪》:神瑞二年(415年),拓跋嗣东巡,“射白熊于颓牛山,获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