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往知来
往:过去。来:将来。告知以往的事,可以推知将来的事。也形容讲述已学过的东西,就能领会没有学过的东西。语本《论语.学而》:“赐(子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连动 告诉他一件事,他能领悟出还没有告诉他的事情或道理来。语本《论语·学而》:“赐(子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清·魏源《诗比兴笺序》:“昔夫子去鲁,回望龟山,有‘斧柯奈何’之歌……与赐、商言诗,切磋绘事,~。”△褒义。用于描写聪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窍不通
往:过去。来:将来。告知以往的事,可以推知将来的事。也形容讲述已学过的东西,就能领会没有学过的东西。语本《论语.学而》:“赐(子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连动 告诉他一件事,他能领悟出还没有告诉他的事情或道理来。语本《论语·学而》:“赐(子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清·魏源《诗比兴笺序》:“昔夫子去鲁,回望龟山,有‘斧柯奈何’之歌……与赐、商言诗,切磋绘事,~。”△褒义。用于描写聪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窍不通
【生卒】:1563—1606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季思,号陶庵,归有光子。万历十九年举人。会试下第后,弃举业,退居江村,吟咏为乐。与无锡高攀龙、嘉善吴志远友善,学者称清远先生。有《陶庵集》。
官名。金朝置。掌管理和救济灾民。设于受灾地区。如熙宗天眷三年 (1140),陕西大旱,饥死者十七八,以傅慎微为京兆、鄜延、环庆三路经济使,许以便宜行事。傅慎微遂采取募兵入粟,立养济院等救灾措施。
【介绍】:代宗大历九年(774)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源见“丰城剑气”。喻英才被埋没或遗弃。清 袁枚《烹珠叹》诗:“玉呈楚国冤虽雪,剑化延津死未甘。” 【检索剑化延津 ==>】 古籍全文检索:剑化延津 全站站内检索:剑化延津
指坏人抢先捏词诬赖受欺侮者。鲁迅《两地书.一一》:“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烈火金刚》第八回:“他想:好家伙,恶人先告状,这小子倒吓起我来了。”
即今山东即墨市西北长直镇。清同治《即墨县志》卷2《市廛》有长直。
【生卒】:?——1390 思祖子,任辽东都指挥使。洪武二十三年(1390)追坐胡惟庸党,全家死。 【梅义作品 ==>】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再煮饭。比喻过分计算细小的事情。也形容生活贫困或吝啬。《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亦作“称柴而爨”。《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连动 称了柴火才去
【生卒】:?—前102 【介绍】: 姓或作减。西汉河东杨人。初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办事干练,卫青荐于武帝,征为厩丞。后迁御史、御史中丞。在职二十年,屡治大狱,枉杀无辜,称为“敢决疑”。后为左内史,继为右扶风,治法苛重,因追捕属吏误射中上林苑门,下狱自杀。 【咸宣作
比喻隐居,不问世事。清陈澧《水龙吟》词: “便倾壶醉倒,山空人静,学希夷睡。” ●《宋史陈抟传》: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 ‘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