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鸣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战国楚诗人屈原《离骚》中以鶗鴂鸟(一名杜鹃)鸣时正值落花时节,以言百花凋零,人心悲哀。后遂用为咏暮春之典。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唐.柳宗元《奉和杨尚书彬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诗:“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
【检索鶗鴂鸣 ==>】 古籍全文检索:鶗鴂鸣 全站站内检索:鶗鴂鸣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战国楚诗人屈原《离骚》中以鶗鴂鸟(一名杜鹃)鸣时正值落花时节,以言百花凋零,人心悲哀。后遂用为咏暮春之典。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唐.柳宗元《奉和杨尚书彬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诗:“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
?—1859清朝武官。达斡尔族。姓阿勒丹氏。隶齐齐哈尔镶红旗。道光二十一年(1841),以佐领驻浙江,防御英国侵略军从海上进攻。咸丰三年(1853),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败石达开部于武昌,赐号阿木尔罕巴图鲁。九年(1859),在太湖镇压义军时,战死。
北宋以马栏堡置,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十里张家砭乡高石角北,故关遗址尚存。
谓追思贤良廉明的官员。宋苏轼《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之一: “簿书常苦百忧集,樽酒今应一笑开。京兆从教思广汉,会稽聊喜得方回。” ●《汉书赵广汉传》: 萧望之劾奏,下广汉廷尉狱。“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或言 ‘臣生无益县官,愿代赵京兆死,使得牧养小民。’ 广汉
清准噶尔部人。噶尔丹侄。初与噶尔丹相争,逃至吐鲁番。康熙间,回据伊犁,以助剿噶尔丹为名,发展势力,继噶尔丹为准部首领。康熙五十六年,进兵西藏,攻陷拉萨,杀和硕特之拉藏汗,挟持拉藏汗所立之达赖六世。五十九年,为入藏清军所逐,败归伊犁。六十一年,清军至乌鲁木齐,策妄请和。旋卒。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五里破城子。《元和志》卷40寿昌县:龙勒县“因山为名”。北魏于此置寿昌郡。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湖附近。属敦煌郡。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北魏为寿昌郡治。北周废入鸣沙县。
唐武德七年 (624) 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贞观元年 (627)废。 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析阳曲县罗阴城置,治今山西省阳曲县东洛阴。属并州。贞观元年(627年)又降为罗阴城。
自桂林至成都途中,举凡山水之幽奇,地方之习俗,古迹之胜况,物候之变迁,百姓之疾苦,道路之险艰,有所感触,则形诸诗篇。宋人黄震《慈溪黄氏分类日钞》卷六十七:“石湖帅广之明年,乙未,年五十矣。是年正月二十八日,自广易蜀,五月二十六日至遂宁,纪行诗百三十五首。”
又名大河坝设治局。1939年由共和县析置,驻大河坝(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43年升为兴海县。1939年由共和县析置,治今青海省兴海县西北大河坝。亦名大河坝设治局。1943年升县。
(《魏志•武帝纪》卷一)
亦作昌城侯国。西汉神爵三年 (前59)封广川缪王子元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后汉书刘植传》: 刘植 “巨鹿昌城人也。……建武二年,更封植为昌城侯”。东汉改置阜城县。 成又作城。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宣帝封广川缪王子元为昌成节侯,改昌成县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