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和赏析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xíng shǎng zhōng hòu zhī zhì lùn
刑赏忠厚之至论

yáo shùn yǔ tāng wén wǔ chéng kāng zhī jì, hé qí ài mín zhī shēn, yōu mín zhī qiè, ér dài tiān xià yǐ jūn zǐ zhǎng zhě zhī dào yě.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yǒu yī shàn, cóng ér shǎng zhī, yòu cóng ér yǒng gē jiē tàn zhī, suǒ yǐ lè qí shǐ ér miǎn qí zhōng.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yǒu yī bù shàn, cóng ér fá zhī, yòu cóng ér āi jīn chéng chuàng zhī, suǒ yǐ qì qí jiù ér kāi qí xīn.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gù qí xū yú zhī shēng, huān xīn cǎn qī, jiàn yú yú xià shāng zhōu zhī shū.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chéng kāng jì méi, mù wáng lì, ér zhōu dào shǐ shuāi, rán yóu mìng qí chén lǚ hóu, ér gào zhī yǐ xiáng xíng.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qí yán yōu ér bù shāng, wēi ér bù nù, cí ài ér néng duàn, cè rán yǒu āi lián wú gū zhī xīn, gù kǒng zǐ yóu yǒu qǔ yān.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chuán yuē:" shǎng yí cóng yǔ, suǒ yǐ guǎng ēn yě fá yí cóng qù, suǒ yǐ shèn xíng yě.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dāng yáo zhī shí, gāo yáo wèi shì.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jiāng shā rén, gāo yáo yuē" shā zhī" sān, yáo yuē" yòu zhī" sān.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gù tiān xià wèi gāo yáo zhí fǎ zhī jiān, ér lè yáo yòng xíng zhī kuān.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sì yuè yuē" gǔn kě yòng", yáo yuē" bù kě, gǔn fāng mìng pǐ zú", jì ér yuē" shì zhī".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hé yáo zhī bù tīng gāo yáo zhī shā rén, ér cóng sì yuè zhī yòng gǔn yě? rán zé shèng rén zhī yì, gài yì kě jiàn yǐ.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shū yuē:" zuì yí wéi qīng, gōng yí wéi zhòng.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yǔ qí shā bù gū, níng shī bù jīng.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 wū hū, jǐn zhī yǐ.
”呜呼,尽之矣。
kě yǐ shǎng, kě yǐ wú shǎng, shǎng zhī guò hū rén kě yǐ fá, kě yǐ wú fá, fá zhī guò hū yì.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guò hū rén, bù shī wéi jūn zǐ guò hū yì, zé liú ér rù yú rěn rén.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gù rén kě guò yě, yì bù kě guò yě.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gǔ zhě shǎng bù yǐ jué lù, xíng bù yǐ dāo jù.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shǎng zhī yǐ jué lù, shì shǎng zhī dào héng yú jué lù zhī suǒ jiā, ér bù xíng yú jué lù zhī suǒ bù jiā yě.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xíng zhī yǐ dāo jù, shì xíng zhī wēi shī yú dāo jù zhī suǒ jí, ér bù shī yú dāo jù zhī suǒ bù jí yě.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xiān wáng zhī tiān xià zhī shàn bù shèng shǎng, ér jué lù bù zú yǐ quàn yě zhī tiān xià zhī è bù shèng xíng, ér dāo jù bù zú yǐ cái yě.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shì gù yí zé jǔ ér guī zhī yú rén, yǐ jūn zǐ zhǎng zhě zhī dào dài tiān xià, shǐ tiān xià xiāng shuài ér guī yú jūn zǐ zhǎng zhě zhī dào.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gù yuē: zhōng hòu zhī zhì yě.
故曰:忠厚之至也。
shī yuē:" jūn zǐ rú zhǐ, luàn shù chuán yǐ.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jūn zǐ rú nù, luàn shù chuán jǔ.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 fū jūn zǐ zhī yǐ luàn, qǐ yǒu yì shù zāi? shí qí xǐ nù, ér wú shī hū rén ér yǐ yǐ.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chūn qiū zhī yì, lì fǎ guì yán, ér zé rén guì kuān.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yīn qí bāo biǎn zhī yì, yǐ zhì shǎng fá, yì zhōng hòu zhī zhì yě.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译文注释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诗词大意

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时候,多么的深爱人民,关切人民,而等待天下用君子长者的原则。
有一好,从而赏赐他,又跟随并歌颂赞叹他,所用音乐的开始而努力的结果。
有一个不好,从而惩罚他,又哀怜同情惩戒的,之所以放弃旧的新而开。
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欢欣难过,出现在虞、夏、商、周的书。
成王、康王死后,穆王即位,而周道开始衰落,然而还命令臣子吕侯,并告诉他用祥刑。
忧愁而不伤害他的话,威严而不生气,慈爱而能决断,悲伤有可怜无辜的心,所以孔子也有可取之处。
《传》说:“赏怀疑跟,之所以能广施恩德啊;惩罚怀疑从离开,所以慎刑的。
在尧的时代,皋陶为士。
要杀人,皋陶说:“杀了他”三,尧说:“宽恕的”三。
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音乐尧用刑宽。
四岳说:“鲧可以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被灭族”,然后说“试一下”。
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的杀人,而从四岳任用鲧的?那么圣人的心意,这也可以看到了。
《尚书》上说:“疑罪从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无辜的人,宁失不经。
”噢,尽了。
可以赏,可以不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用来惩罚,可以没有惩罚,刑罚之过乎义。
过于仁慈,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就流入到残忍的人。
故仁可过了,义不可过了。
古人奖赏不以爵禄,刑罚不用刀锯。
赏之以爵禄,这奖赏的道行在爵位俸禄的增加,而不能在爵位和俸禄的人不加的。
刑以刀锯,这是刑罚之威施於刀锯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锯之所做不到的。
先王知道天下之善赏不完,而爵位俸禄不足以勉励啊;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刑罚不足以裁啊。
因此怀疑就举而归的在仁,用君子长者之道对待天下,让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之道。
说:忠厚之至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喜悦,祸乱快停止。
君子如果发怒,祸乱很快会止住。
”君子止息祸乱,怎么会有不同呢?当时他的喜怒无常,而没有失去了仁就行了。
《春秋》的义,立法贵在严厉,而责备人贵宽。
因其褒贬的原则,来制定赏罚,也是忠厚之至啊。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