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xíng shǎng zhōng hòu zhī zhì lùn
刑赏忠厚之至论
译文注释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诗词大意
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时候,多么的深爱人民,关切人民,而等待天下用君子长者的原则。有一好,从而赏赐他,又跟随并歌颂赞叹他,所用音乐的开始而努力的结果。
有一个不好,从而惩罚他,又哀怜同情惩戒的,之所以放弃旧的新而开。
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欢欣难过,出现在虞、夏、商、周的书。
成王、康王死后,穆王即位,而周道开始衰落,然而还命令臣子吕侯,并告诉他用祥刑。
忧愁而不伤害他的话,威严而不生气,慈爱而能决断,悲伤有可怜无辜的心,所以孔子也有可取之处。
《传》说:“赏怀疑跟,之所以能广施恩德啊;惩罚怀疑从离开,所以慎刑的。
在尧的时代,皋陶为士。
要杀人,皋陶说:“杀了他”三,尧说:“宽恕的”三。
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音乐尧用刑宽。
四岳说:“鲧可以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被灭族”,然后说“试一下”。
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的杀人,而从四岳任用鲧的?那么圣人的心意,这也可以看到了。
《尚书》上说:“疑罪从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无辜的人,宁失不经。
”噢,尽了。
可以赏,可以不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用来惩罚,可以没有惩罚,刑罚之过乎义。
过于仁慈,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就流入到残忍的人。
故仁可过了,义不可过了。
古人奖赏不以爵禄,刑罚不用刀锯。
赏之以爵禄,这奖赏的道行在爵位俸禄的增加,而不能在爵位和俸禄的人不加的。
刑以刀锯,这是刑罚之威施於刀锯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锯之所做不到的。
先王知道天下之善赏不完,而爵位俸禄不足以勉励啊;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刑罚不足以裁啊。
因此怀疑就举而归的在仁,用君子长者之道对待天下,让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之道。
说:忠厚之至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喜悦,祸乱快停止。
君子如果发怒,祸乱很快会止住。
”君子止息祸乱,怎么会有不同呢?当时他的喜怒无常,而没有失去了仁就行了。
《春秋》的义,立法贵在严厉,而责备人贵宽。
因其褒贬的原则,来制定赏罚,也是忠厚之至啊。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