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安县

新安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市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升为新安郡。十九年 (495) 仍降为新安县,属河南郡。东魏天平元年 (534) 为新安郡治。北周明帝时为中州治。建德六年 (577)又为新安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596) 为谷州治。仁寿四年 (604) 废入东垣县。大业三年 (607) 改东垣县复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安县东。义宁二年 (618) 为新安郡治。唐初为谷州治。贞观元年 (627) 徙治通洛城 (即今新安县),属洛州。开元初属河南府。金属金昌府。元属河南府路。明属河南府。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东汉初平三年 (192) 分大末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衢州市。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分属东阳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与司州河南郡新安县重名而改为信安县。

③东晋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南。南朝梁、陈时废。

④南朝宋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湖北旧郧阳府境。梁废。

⑤南齐侨置,为安定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西魏并入重阳县。

⑥北魏孝昌二年 (526) 置,属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境。三年 (527) 改属北绛郡。北齐废。

⑦北魏孝昌中侨置,属期城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境内。后废。

⑧南朝梁置,为巴中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寰宇记》 卷137东乡县: “ 《四夷述》云: 梁于今县西界置新安县,不详理所。西魏恭帝二年分新安县于益迁、下蒲两水间置石州,即今县是也。” 西魏后废。

⑨东魏兴和中侨置,为新安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⑩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婺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西北威坪岛附近。仁寿三年 (603)为睦州治。大业三年 (607) 改雉山县。唐文明元年(684) 复为新安县,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淳安镇 (今已被新安江水库淹没) 西南二里,神功初移治今淳安县 (排岭镇) 西淳安镇。万岁通天二年 (697) 睦州徙治建德县,县仍属睦州。开元二十年 (732) 改为还淳县。

(11)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西北。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十一年(637) 废。

(12)唐贞观初置,属羁縻庄州。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北新安街。后废。

(13)辽置,为宁州治。治所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永宁镇。金废。

(14)金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辛安镇乡。元初废。

(15)元至元九年 (1272) 置,属保定路。治所即今河北安新县 (新安镇)。明初属安州,洪武七年(1374) 废入安州,十三年复置,属安州。清属保定府。道光十二年 (1832) 废入安州。1913年改州为安新县。

(16)明万历元年 (1573) 改东莞守御千户所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清康熙六年(1667) 废入东莞县,八年 (1669) 复置。1914年改名宝安县。

(17)1949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宿迁、沭阳二县析置,驻新安镇。1952年9月改为新沂县。


(1)古县名。(1)东汉初平三年(192年)置,治今浙江省衢州市。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属东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一作三年)改信安县。(2)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治今山西省翼城县境。属北绛郡。北齐省。(3)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属南襄郡。旋废。(4)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始新县置,治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坪。属睦州。后属遂安郡。大业初改雉山县。唐文明元年(684年)复改新安县,并移县治于今淳安县西南。神功初移治今淳安县西。开元二十年(732年)改名还淳县。(5)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西北。属容州。贞观十一年(637年)废。(6)辽置,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北永宁城。属宁州。金时废。(7)金以新安镇置,治今河北省肥乡县西北辛安镇。属洺州。元初省。(2)古旧县名。(1)元至元九年(1272年)置,治今河北省安新县新安镇。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省入安州;十三年复置,属安州。清属保定府。1913年改名安新县。(2)明万历元年(1573年)以东莞千户所置,治今广东省深圳市西宝安区。属广州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入东莞县;八年复置,仍属广州府。1914年因与河南省新安县重名,改名宝安县。(3)旧县名。(1)冀中抗日根据地设。1938年由河北省安新县东部地区析置,治新安镇(今安新县城)。县以镇名。1940年并入安新县,1945年复设。1946年再撤,仍并入安新县。(2)苏北解放区设。1949年由江苏省宿北、潼阳两县析置,治新安镇(今新沂市)。县因以为名。1952年因与河南省新安县重名,改名新沂县。(4)今县名。在河南省西部,北临黄河。属洛阳市。面积1161平方千米。人口49.1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战国为韩地,后入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新安县(治今义马市西石涧村),属三川郡。《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到新安,“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即此。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东晋置东垣县,治今新安县东,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新安郡,治新安县;十九年废。东魏天平初复置,北齐废。北周保定五年(565年)置中州,治东垣县,建德六年(577年)改新安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置谷州,仁寿四年(604年)废谷州和新安县。大业初改东垣县为新安县,治今新安县,属河南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新安郡。唐武德初改为谷州,贞观元年(627年)移今治。开元后属河南府。北宋、金因之。元属河南府路。明、清属河南府。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8年属豫西第一专区,1949年属洛阳专区,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3年属洛阳市。地处豫西低山丘陵和黄土丘陵区,黄河流经北部边缘,畛河流经中部,涧河横穿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油料作物、烟叶为主,特产黄河澄泥砚、无核柿饼、樱桃、烫面角等。矿产有煤、铁、铝土、硫黄、瓷土、砂岩、白云石等。工业有采矿、化肥、水泥、陶瓷、农机、印刷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千唐志斋、汉函谷关、古道观、王乔洞、黄河摩崖题记等。


猜你喜欢

  • 读音:lìng【音】 亦音岭(Líng)(16,17)。【源】 ①春秋时楚令尹文子之后,见《风俗通》(1,17,60)。②春秋时晋令狐文子之后,见《姓源》(17)。系复姓令狐氏所改(62)。【望】 上郡(17,60,418)。【布】 湖北钟祥(388)、河北五莲(290)、福建泰宁(295)、山西平陆(298)、交城(350)、台湾台北、花莲、屏东(64,68,261)、新疆呼图壁(342)、甘肃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逐渐积累。 明.赵弼《两教辨》

  • 崔楷

    【生卒】:477-527 字季则,模弟。起家为奉朝请。刚直,有才干。历尚书左主客郎中,左中郎将,广平太守。葛荣势盛,置殷州以御荣。任楷为刺史,楷携家口赴职,以安定人心。后城破,被荣擒杀。(,参见《北史》) 【生卒】:477—527 【介绍】: 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季则。起家奉

  • 三桥河

    即今广东电白县北沙琅江。《清一统志·高州府一》:三桥河“在电白县(治今电城镇)西七十里。其源有三:一为丫髻山源,一为连峒山源,一为雷昙山源,三水交会南流为三桥河,又西南经茂名县合罗江,至吴川县入海”。

  • 烝阳县

    三国吴改烝阳侯国置。治今湖南邵东县东南。属衡阳郡。东晋废。 【检索烝阳县 ==>】 古籍全文检索:烝阳县     全站站内检索:烝阳县

  • 李台集

    即李家台。今山东阳谷县西南李台乡。

  • 马语

    《太平御览》卷八九七引《论衡》:“广汉翁伟能听鸟兽之音。(尝)乘蹇马之野,而田间有放马者,相去数里,鸣声相闻。翁伟谓其御曰:‘彼放马目眇。’其御曰:‘何以知之?’曰:‘骂此辕中马蹇马,蹇马亦骂之曰眇马。’御者不信,使往视之,马目果眇。”相传汉朝人杨翁伟懂鸟言兽语。他能从马鸣中得知几里外那匹放牧的马骂驾车的马是拐腿马,拐腿马骂放牧的马是瞎眼马。赶车人不信,去看那匹放牧的马,果然是匹一只眼的马。后因以

  • 石镜蛾眉

    同“石镜”。唐骆宾王《畴昔篇》:“华阳旧地标神制,石镜蛾眉真秀丽。”

  • 生民涂炭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封神演义》第八回: “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 参见:○涂炭 见“生灵涂炭”。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不若迁都汴梁,上保社稷无危,下免~。”

  • 谷永作《勿受伊邪莫演欲降议》。

    按,《汉书•匈奴传》卷九十四下云“河平元年,单于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等奉献朝正月。既罢,遣使者送至蒲反。伊邪莫演言:‘欲降,即不受我,我自杀,终不敢还归。’使者以闻,下公卿议。议者或言宜如故事,受其降。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以为……”而《资治通鉴》卷三十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