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壬申,虞世南(558—638)卒,年八十一。

壬申,虞世南(558—638)卒,年八十一。

《通鉴》卷一九五:“夏,五月,壬申,文馆学士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卒,上哭之恸。世南外和柔而内忠直,上尝称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旧唐书》本传:“(世南)善属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陈灭,与世基同入长安,俱有重名,时人方之二陆。”《法书要录》卷八《书断》中:“虞世南,字伯施,会稽余姚人。……世南受业于吴郡顾野王门下,读书十年,国朝拜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永兴公。……其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乎。是则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也。贞观十二年卒,年八十一。伯施隶、行书入妙,然欧之与虞,可谓智均力敌,亦犹韩卢之追东郭㕙也。论其众体,则虞所不逮。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族子纂书,有叔父体则,而风骨不继。杨师道、上官仪、刘伯庄并立,师法虞公,过于纂矣。”《唐诗品》:“虞监师资野王,嗜慕徐、庾。髫卯之年,婉缛已著;琨玛之美,绮藻并丰。虽隋皇忌人之主,贞观睿圣之朝,然而善始之爱,身存乱国,准伦之誉,竟列名臣,骈美二陆,不信知言矣乎。其诗在隋,则洗濯浮夸,兴寄已远;在唐则藻思萦纡,不乏雅道。殆所谓圆融整丽,四德具存,治世之音,先人而兴者也。至如‘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天然秀颖,不烦痕削。又《长春宫应令》云‘民瘼谅斯求’,《江都应诏》云‘顺动悦来苏’,其视宫体之规,同归雅正,石渠东观之思,自非圣主,何能扬休于后世哉!”

猜你喜欢

  • 平绥铁路

    即京绥铁路。自北京丰台至绥远省会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因1928—1949年北京称为北平,故称京绥铁路为平绥铁路。 京包铁路旧称。由京绥铁路改称。

  • 祖鲁节

    新疆蒙古族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官民相率往库伦(喇嘛庙)设坛,诵求寿真经。具体做法是:先构一棚,将酥油灯密奠棚上。年龄大,多置灯;年龄小,少置灯。距离库伦路程远,无法亲自前往设坛者,自堆鄂博(敖包)燃灯祭祀。

  • 西布鲁特

    参见“布鲁特”(469页)。

  • 高劭

    【介绍】: 唐末幽州人,字子将。高骈侄。年十四以骈荫早官,遥领华州刺史。僖宗光启中奉骈命至郑,进谒晋公王铎。适州为秦宗权军所陷,劭被俘。寻伺隙遁至汴,投朱温。温客待之。后表为权知徐州留后。死于盗。 【高劭作品 ==>】 

  • 何桂珍

    1817—1855 清云南师宗(今云南罗平)人,字丹畦。道光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福建兴泉永道、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光末,在京从唐鉴问学。后参与镇压捻军,被降将诱杀于安徽英山(今属湖北)。学宗程朱,尤服膺朱熹、真德秀关于《大学》之说。咸丰元年(1851),以《补辑朱子大学讲

  • 沈彤游太湖石公山、林屋洞、碧螺峰、缥缈峰、龙头山、消夏湾诸胜。

    据《果堂集》卷九《游包山记》。

  • 哈罗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五代时期又称哈罗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 贝左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向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 卫匡国

    【生卒】:1614—1661一译作马尔蒂尼。明末意大利来华耶稣会士,字济泰。年轻时求学于罗马公学,钻研数学、神学。崇祯十六年渡海至澳门,不久赴浙江兰溪传教。后又活动于江南,并游历闽、晋、豫及北京。顺治七年任中国区耶稣会驻罗马代表。向教皇提呈《“礼仪争执案”意见书》。十五年再度来华。次年由北京返回杭州,建天主教堂,笃心中西文化交流。十八年病卒于杭州。著《中国历史十卷》、《鞑靼战纪》、《中国新地图册》

  • 印江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思印江(一作思功江)等处长官司置。长官张姓,明初以从征三十六洞苗蛮功授职。弘治七年(1494)以罪废,割其地置印江县(今属贵州),只留木村诸寨由张氏以土县丞领之。 【检索印江长官司 ==>】 古籍全文检索:印江长官司     全站站内检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