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封神榜》一二五回:“我本历代忠良将,可惜我,南征北战有英名,谁知家门多不幸,才有今朝横祸生。”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九章:“我西营八大王南征北战,硬是在战场上拼了十来年。”亦作“南征北伐”。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西逾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亦作“南征北讨”。元.关汉卿《五侯宴》三折:“幼小曾将武艺习,南征北讨要相持。”


并列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语本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峻青《三伏马天武》:“在这四十年间,我们的师长,带着部队,马不停蹄地走河西,战平原,跨黄河,过长城,~,东荡西讨。”△多用于指在四面八方努力作战方面。→转战千里 ↔归马放牛。也作“南征北伐”、“南征北剿”、“南征北讨”。


猜你喜欢

  • 李献可

    【介绍】: 明福建同安人,字尧俞。万历十一年进士,任武昌推官,迁都给事中。偕六科诸臣疏请预教元子。神宗大怒,摘疏中误书弘治年号,责以侮君,贬秩除名。 【李献可作品 ==>】 

  • 玛纳斯河

    一作马纳思河。源出新疆玛纳斯、沙湾、和静三县交界处,北流经玛纳斯西,西北流经沙湾县北、克拉玛依市东,东北流入玛纳斯湖。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3:玛纳斯河,“准语(蒙古语),玛纳,巡逻也。斯,谓其人,滨河有巡逻者也,是以名焉”。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

  • 力可扛鼎

    源见“拔山扛鼎”。形容力大无穷。晋 陆机《百年歌》:“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 【检索力可扛鼎 ==>】 古籍全文检索:力可扛鼎     全站站内检索:力可扛鼎

  • 归渡洛水

    【介绍】:皇甫冉作。洛水,水名,流经河南洛阳至巩义入黄河。诗写洛水渡头晚景及归隐江湖之思。近人俞陛云评曰:“翩然自空而下,秀采动人。……曰‘空翠’,曰‘碎光’,能写出虚处妙景也。”(《诗境浅说》乙编)

  • 东迁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476)改为东安县,升明元年(477)复名东迁县。隋开皇九年(589)废。 古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乌程县东乡置,治今浙江省湖州市东旧馆。属吴兴郡。南朝宋元徽四年(476

  • 云梦

    古泽薮名。古或单称“云”或“梦”。晋以后经学家将云梦泽范围夸张得极大,连洞庭湖也包括在内。实际上云梦泽作为战国楚王的游猎区,大致包括江汉平原及其四周的部分丘陵山峦,中心在今湖北省潜江县附近。权德舆《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亦泛指古楚地。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一朝云梦围兵至,胸陷锋芒脑涂地。”

  • 虎坑城

    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城头镇。南北朝时为戍守要地。《南齐书· 张冲传》: 齐建武二年(495),冲 “遣军主杜僧护攻拔虏虎坑、冯时、即丘三城,驱生口辎重还”。

  •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恩德同再生一样。《宋书.王僧达传》:“内虑于己,外访于亲,以为天地之仁,施不期报,再造之恩,不可妄属。”《镜花缘》二五回:“此时难得伯伯到此,务望垂救!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蒋光赤《少年飘泊者》七:“若以普

  • 栋铜山

    在今广西上思县东。《方舆纪要》 卷110上思州: 栋铜山 “在州东。有三百谷口”。

  • 作法自弊

    谓自作自受。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 “章谊宜叟侍郎有田在明州,绍兴二年,出租预买绢三匹,三年增九匹,叹其赋重。从兄彦武在傍曰: ‘此作法自弊之过也。’ ” 参见:○作法自毙 连动 自己立法反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语本《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