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苗
苗族支系。因衣尚白而得名。居贵州贵定、龙里、长顺、都匀、黔西、关岭等地。其服饰白衣短仅及膝,男子科头赤足,妇人盘髻长簪。其俗如跳月、斗牛多与其他苗族支系相似。
【检索白苗 ==>】 古籍全文检索:白苗 全站站内检索:白苗
苗族支系。因衣尚白而得名。居贵州贵定、龙里、长顺、都匀、黔西、关岭等地。其服饰白衣短仅及膝,男子科头赤足,妇人盘髻长簪。其俗如跳月、斗牛多与其他苗族支系相似。
明史原文: 汪应轸,字子宿。少有志操。正德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
即“貊”(1732页)。
源见“立仗马”。谓直言政事即受排斥黜退。宋 陆游《书意》诗:“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检索一鸣辄斥 ==>】 古籍全文检索:一鸣辄斥 全站站内检索:一鸣辄斥
节省费用,爱惜人力。语出《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太祖尝曰:‘吾每于宫中理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之良规。’”
源见“王尊叱驭”。借指险境。清王士禛《徐五兄自号嵇庵》诗:“往往逢途穷,痛哭回车阪。”
陶瓷名词。是釉上彩瓷器的一种,以黄、绿、紫等色为主要色调,不用红色。制作始于明代。明正德时期已极精致。清康熙时期进一步发展,色彩除黄、绿、紫外,增加当时特有的蓝彩,加彩方法更为多样。 【检索素三彩瓷器 ==>】 古籍全文检索:素三彩瓷器 全站站内检索:
读音:Pánluóchá《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明有盘罗茶·全、盘罗茶·悦。”未详其他。
源见“寸草春晖”。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宋孔平仲《次韵和常父发越州》诗:“薄宦牵挛不得已,此心何以报春晖?”
见“耶律休哥”(1310页)。 ②见“舍利”(1467页)。
枚、李、曹、刘、阮、陆、陶、谢、鲍、江、何、沈、徐、庾、薛、卢,诸公之品第秩如也。其文日变而盛,而古意日衰也;其格日变而新,而前规日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