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靖
【生卒】:1488—1523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生卒】:1488—1523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亦作丽山。秦岭支脉,最高峰海拔1302米,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山上有东绣岭和西绣岭两峰,青松翠柏,郁郁苍苍。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景色绮丽。“骊山晚照”乃关中八景之一。西绣岭有老君殿,为唐华清宫长生殿所在地。山顶有土台,传为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处。西绣岭山麓温泉名华清池,乃当年杨贵妃沐浴处。李商隐《骊山有感》诗,即指此。
?—1511 明交河(今河北泊头)人。初随畿南农民起义首领白瑛转战山东。正德六年(1511)与刘六、刘七起义军联合。后与赵鐩、刘惠率西路军转战山东、河北间,后南下徐州、宿迁。十一月被官兵追及,退至亳州义门集(今安徽涡阳西北),中伏覆舟溺死。 【检索杨虎 ==>】 古籍全文检索
即今山东莒南县西南三十里板泉镇。旧属兰山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兰山县 (今临沂市) 东北有板泉堐。
【生卒】:451—503 字彦龙,南乡午阴(今河南浙川南)人。少好学,善作文,初为郢州西曹书佐。齐时深受竟陵王子良器遇,历授丹阳尹主簿,司徒记室参军。转授零陵,始兴内史,在郡甚有治绩。又与萧衍素善,梁国建立,授以侍中,尽心辅政,知无不言。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迁尚书
书名。丁谦撰。1卷。《辽史》不立外国传,外国国名杂载于部族、属国二表,百官志、兵卫志,尤以百官志所列王府甚多,既乏纪序,亦易有所缺略。作者因就上述表、志记载,广搜有关资料,勤加考证,力求注明今地所在,以成是书。丁氏长于边疆历史地理,对边疆历史地名、方位、建置沿革,常有灼见,曾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从书》。此书即其中之一。
泛指非礼幽会的男子。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将仲子而逾园墙,便如鸟堕; 冒刘郎而入洞口, 竟赚门开。 ” ●《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诗写女子劝告恋人,不要越墙攀树与她相会,并非吝爱墙与树,而是怕父兄
①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歙县“有主簿山”。《舆地纪胜》卷20徽州:主簿山“即飞布山,在歙县。《新安记》云:昔寇乱,县主簿率百姓保此山获全,因名。唐天宝间改名飞布”。 ②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北六十里。《寰宇记》卷104祁门县:主簿山“在县西北。昔有
亦作宋交、宋公。战国时人。赵国仇液之门客。秦昭王十二年(前295),赵使仇液之秦,欲请秦以魏冉为相而免楼缓,行前,他为仇液谋画。后秦果免楼缓而相魏冉。见《战国策赵策三》。 【检索宋突 ==>】 古籍全文检索:宋突 全站站内检索:宋突
隋置。在今辽宁锦州市西(一说义县境)。隋大业七年(611)炀帝谋攻高丽,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即此。 【检索泸河镇 ==>】 古籍全文检索:泸河镇 全站站内检索:泸河镇
即“忽毡”。 【检索忽缠 ==>】 古籍全文检索:忽缠 全站站内检索:忽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