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柜子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品级虽然不高,但因掌管皇帝起居,地位颇重。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品级虽然不高,但因掌管皇帝起居,地位颇重。
源见“买田阳羡”。借指归隐之地。宋范成大《挽王提刑彦光》诗之一:“百世春秋传,一丘阳羡田。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
西汉济南人。武帝欲作明堂,不知其制。带献明堂图,于是帝令奉高作明堂于汶上,如带图。
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北六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介绍】:柳宗元作于谪贬永州时。役夫张进,生前勤于贱役,死后宗元亲为治葬,掩埋遗体,表现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诗叙事平实,感情深挚。范温曰:“《掩役夫张进骸》,既尽役夫之事,又反覆自明其意。此一篇笔力规模,不减庄周、左丘明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诗眼》)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曰:“余读柳子厚《掩役夫张进骸》诗,至‘但愿我心安,不为尔有知’,诚仁人之言也。夫子厚一代文宗,故其擒词振藻
719—772唐代官员、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洛阳人(一说河南鲁山人),鲜卑元氏。北魏宗室后裔,舂陵丞元延祖子。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宝十二年(753)第进士,复举制科。奉召,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参与抗击史思明军,屯泌阳守险,全15城。以功迁监察御史里行。历水部员外郎、著作郎。益著书,作《自
官名。始见于战国。初为武职,防守边郡,后渐演变为郡级行政机构,最高长官,省称守。秩二千石。西汉因之,景帝二年(前155)更名太守。魏晋时也为郡太守代称。参见“太守”。宋朝以后郡改为府,知府亦称郡守。官名,秦置,汉因之,俸二千石,掌治其郡。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俸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孔奋传》:“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宋改郡为府,郡守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旬河。源出宁陕县东北,东南流经镇安县,至旬阳县东注汉水。《三国志蜀书 刘封传》: 申仪降魏,为魏兴太守,“封员乡侯,屯洵口”。即此。 见“旬河”。
①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北五十里。《寰宇记》卷22沭阳县: 韩山 “按 《州旧记》,韩信为楚王,讲武之所也”。②在今江西波阳县北。《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韩山 “明宣德中,建淮藩于郡城,此为窀穸之所”。《清一统志·饶州府一》: 韩山 “在鄱阳县北六十里。上有韩信祠,因名。明淮王葬此,改名安山”。③又作东山。在今广东潮州市东一里。《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韩山 “与州山相对”。《明一统志》
源见“鹿门采药”。借指隐士。宋 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检索德公 ==>】 古籍全文检索:德公 全站站内检索:德公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四十里大关镇。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