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谷永作《与王谭书》,劝其勿受城门职。

谷永作《与王谭书》,劝其勿受城门职。

《汉书•谷永传》卷八十五、《资治通鉴》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 有司上《孝宗光宗御集》、《经武要略》、《宁宗实录》。

  • 奠枕

    犹安枕。汉代扬雄《法言.寡见》:“奠枕于京。”奠:定。【词语奠枕】   汉语词典:奠枕

  • 南下牧马

    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论述秦王朝兴衰的原因,赞扬了秦始皇北筑长城,派重兵镇守,国势强盛,迫使匈奴后退七百多里,不敢南下秦境牧马。后用为外族入侵之典。 《文选》卷三六任彦昇

  • 吞舟漏网

    比喻罪大者逍遥法外。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笥者何也? ” ●《史记酷吏列传》: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 汉代初兴,世事混乱,犯大罪之人,犹如能吞舟的大鱼,反倒漏网逃走。 见“吞舟是漏”。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之死靡它

    《诗经.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之:至、到。靡:没有。“之死靡它”原指妇女至死不改嫁。后泛指意志坚定,志趣专一,至死不变。因以“之死靡它”为意志坚定,至死不变之典故。明.李贽《焚书.杂述.昆

  • 夹漈山

    一名东山。在今福建莆田市西北。旁有西岩,为南宋史学家郑樵读书处,故世称郑樵为夹漈先生。 【检索夹漈山 ==>】 古籍全文检索:夹漈山     全站站内检索:夹漈山

  • 哀章

    ?—23 西汉末广汉梓潼(今属四川)人。问学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王莽居摄,遂造作铜匮,为两检,署曰“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书言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又书辅佐大臣姓名官爵,付仆射以闻。莽至高庙拜受,下诏即真天子位,又依金匮封拜辅

  • 杯水之谢

    比喻微薄的酬谢。《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偏正 比喻极其微薄的酬谢。《儒林外史》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取路往杭州去了。”△多用于交往方面。

  • 过屠门而大嚼

    源见“屠门大嚼”。比喻企羡某事物而不得,聊作已得之状,借意想以自慰。三国 魏曹植《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连动经过肉店时,嘴空嚼。比喻所欣羡的东西不能如愿得到。姑且用不实际的办法来自慰。语本汉·桓谭《新论·祛蔽》“人闻长安乐,则出门向西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虽不得肉,贵且快意。”△用于描写荒诞。也作“望门大嚼”、“过屠大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