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面见江东

无面见江东

    指项羽惨败,深感无脸面逃回江东见父老乡亲。后以此典比喻因失败或事业不显而深感惭愧,无脸面见人;也比喻辜负亲朋前辈期望而不好意思见人;亦作自谦之语。项羽率少数残兵败将从垓下突围,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长江渡口乌江浦),乌江亭长有船等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江东父老?在乌江渡口上,亭长对项王说:“江东(泛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虽小,土地纵横千里,民众几十万人,也足可以称王了。希望大王急速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追到,也无船渡江。”项羽苦笑道:“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渡过江去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返回,纵使江东父老兄长尊辈都怜爱我,以我为王,我有什么面目再去见他们呢?纵使他们不责怪我,难道我内心深处不感到惭愧吗?”就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位厚道人。我骑这匹骓马已经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日行走千里,不忍杀掉,把它送给您吧!”于是命令骑兵下马步行、手拿短兵器交战。仅项羽杀死的汉军就有几百人,项羽身上也受伤十多处。回头看见汉军骑兵将领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熟人吗?”吕马童面对项王,指给王翳(yì意)说:“这就是项王!”项羽就说:“我听说汉王刘邦悬赏千金买我的头,封邑万户。我给你们一些恩德吧!’’就自杀而死。此典又作“不肯过江东”、“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36页: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秦、汉乡以下行政机构,十里设一亭,亭长为负责人)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骑兵将领)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对面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Wěn稳,用刀割脖子)而死。”

【例句】:

    唐·杜枚《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37卷:“程宰弟兄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渗沮,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检索无面见江东 ==>】 古籍全文检索:无面见江东     全站站内检索:无面见江东

猜你喜欢

  • 怏怏不悦

    怏怏:不满貌。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其当职之人,已怏怏不悦,不肯同心以助其谋,协力以成其事。”《东周列国志》一回:“宣王闻奏,怏怏不悦。”亦作“怏怏不乐”。《杨家将》四○回:“六郎谢恩而退,归至府中,思忆孟良、焦赞,怏怏不乐。”《

  • 姚巴儿思

    即“姚天福”。 【检索姚巴儿思 ==>】 古籍全文检索:姚巴儿思     全站站内检索:姚巴儿思

  •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文献

    书名。陆曼炎编。一册。辑录辛亥革命前革命团体兴中会、同盟会有关文献、函电,分宣言、檄文、发刊词、论著、序、跋、供词、函札等类,篇末附解说、评论。1944年名山出版公司出版。 【检索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文献 ==>】 古籍全文检索: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文献     全站

  • 陈文黻

    ?—1892 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以生员入貲为通判。同治年间从军,积功升同知。光绪七年(1881)署陕西鄠县知县。九年授塯坝厅同知。推行革除旧弊、培植科举、维持治安措施,倡导种树养蚕,广开衣食之源。十八年调署潼关厅,未赴任。 【检索陈文黻 ==>】 古籍全文检索:陈文黻

  • 殡仪馆

    人死后停尸追悼的馆所就是 “殡仪馆”。这样的地方往往有焚化炉,告别遗体后,可随即将遗体火化。因此,今人谓 “殡仪馆”也可称 “火葬场”,二者同在一处,同司一事。比如武汉市,汉口 “殡仪馆”也可以叫汉口 “火葬场”,武昌 “火葬场”也可叫武昌 “殡 仪馆”。 此语之

  • 博茂场

    在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大山江镇南博茂。明初置盐场,崇祯中革,改建博茂营。清复为盐场。

  • 牵牛

    借指所爱恋的男子。三国魏曹植《洛阳赋》: “叹瓠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参见:○天孙 【检索牵牛 ==>】 古籍全文检索:牵牛     全站站内检索:牵牛

  • 十一月,宋平公筑台,妨于农功。

    筑者作《泽门之皙讴》,歌以刺之。《左传襄公十七年》载:此年十一月甲午,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宋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侯农功之毕,宋平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巡行督查筑城者,抶其不勉力者,且曰:“吾侪

  • 陈衍二十八岁,偕陈书入都会试,识李慈铭诸人。

    《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至都,寓同乡陈汝翼编修翥许。识李莼客部郎慈铭,读其所撰某货郎墓志。文学阳湖派,散体中时参以八字偶句。汝翼言莼客卖文篇必百金,吾二三十金即卖,然每岁生涯,吾常赢于莼客,盖价廉则求者多也,相与大笑。”又,陈衍本年仍辑《元诗纪事》,成《

  • 欧阳辟

    宋桂州灵川人,字晦夫。仁宗至和间,与弟欧阳简同学诗于梅尧臣。哲宗元祐六年进士。任雷州石康令。时苏轼南谪,与之交游。后乞休归,生活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