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ǐ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阳泉,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邱北、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姓姒,夏后启之后也。”夏启,禹子,此以名为氏,系出姒姓。②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云: “楚公族有启氏。” 则此当系出芈姓。

《资治通鉴》有启籥; 明代有启和, 雩都训导。

猜你喜欢

  • 读音:jīng【源】 系自姬姓。周平王长子名精,封于纵,其后有精纵氏、精氏,见《姓氏英贤传》(60,62,62)。【布】北京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平邑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据《姓氏英贤传》云: “周平王长子名精,封於纵,为精纵氏、精氏。”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 崇祯大臣年表

    书名。明末清初俞汝言编。一卷。陈盟著《崇祯阁臣行略》,仅列崇祯一朝五十位阁臣年表。是书则统记崇祯朝殿阁部院大臣,自内阁六部,以及都察院、都御史等职,升迁予夺,记其起罢,系其履历。书前有作者自序。 【检索崇祯大臣年表 ==>】 古籍全文检索:崇祯大臣年表    

  • 白马村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三里。《辽史·圣宗纪》:统和七年(989)五月,“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3里。《辽史·圣宗纪》:辽统和七年(989年),圣宗“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其地有白马泉,深不可测。

  • 袁隗妻

    姓马,字伦,马融女,扶风(治今陕西兴平)人。有才辩。成婚后曾与袁隗论辩品德与治学之道,为当时所称道,由此而知名于世。袁隗,汝南人。 【袁隗妻作品 ==>】 

  • 成皋郡

    东魏天平元年(534)分荥阳郡置。治成皋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齐移郡治荥阳县(今河南荥阳市)。隋开皇初废。 【检索成皋郡 ==>】 古籍全文检索:成皋郡     全站站内检索:成皋郡

  • 亭长傲宾

    《文选》十晋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曰:“帝即位,为微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

  • 新平郡

    东汉兴平元年 (194) 置,治所在漆县 (今陕西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永寿和甘肃泾川、灵台等县地。其后屡有变动。北魏属泾州。西魏属豳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治所在新平县 (今彬县)。唐初改为豳州(开元中改豳为邠)。天宝元年(742) 复改邠州为新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邠州。东汉兴平元年(194年)析右扶风及安定郡置,治漆县(今陕西彬县)。辖

  •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介绍】: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句。二句写李杜二人的兄弟情谊,向被传颂。

  • 玛喇巴什城

    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在今新疆巴楚县西南阿克萨克马热勒。光绪八年(1882)置玛喇巴什厅于此。

  • 中俄会订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

    清光绪十年十一月(1885.1)塔城参赞大臣锡伦与俄国领事巴尔喀申签订。据光绪九年《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巴尔鲁克山仍是中国地方,准俄属哈萨克牧民借牧十年,中国牧民不得迁往。十九年订《中俄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俄国牧民始撤。 【检索中俄会订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