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回音壁

回音壁

指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圆形围墙。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话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天坛南部的回音壁为著名实例。此壁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圆形墙,高6米,半径约32.5米。围墙内建筑物及整个围墙都砌得整齐光滑,非常适合于声波的反射。围墙的弧形使得发出的声音入射角小于22°,能满足“全反射”条件。连续反射的声音沿一条折线以较小的能量衰减传播,而受其他建筑的散射很小。


【检索回音壁 ==>】 古籍全文检索:回音壁     全站站内检索:回音壁

猜你喜欢

  • 投醪河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寰宇记》卷96越州会稽县:投醪河“在县西三里。句践投醪之所也。唐太和六年廉使陆重开,今州南门河是也”。《水经渐江水注》:“《吕氏春秋》曰:越王之栖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自倍,所投即浙江也。”《寰宇记》卷96越州会稽县:“投醪

  • 丰都

    道教谓罗丰山洞天六宫为鬼神治事之所,后人附会为今重庆市丰都县,因以“丰都”为冥狱的代称。陆龟蒙《和袭美悼鹤》:“丰都香稻字重思,遥想飞魂去未饥。”

  • 吕椿

    宋泉州晋江人,字之寿。从丘葵学。有《尚书直解》、《春秋精义》。

  • 掞天才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晋.刘渊林注:“班固述雄传曰:‘初拟相如,献赋黄门。’故曰‘摛藻掞天庭’也。《汉书.礼乐志》曰:‘长丽前掞光耀明。’”晋诗人左太中在《蜀都赋》中有“摛藻掞(shàn发抒、铺张)天庭语。用以赞誉扬雄文才光芒照天。后遂用为称美诗文之典。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诗:“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书与外台。”

  • 三节两寿

    并列 旧时私塾称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为“三节两寿”,学生均需加送塾师一月束脩。后泛指节日和生辰。魏巍《老烟筒》:“那时节,当头儿的~,只要有一回你送不到礼,找个词儿,就一脚把你踢出厂外去。”△多用于日子方面。→逢年过节

  • 中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名。置营于武清、香河、宝坻,衙司设在大都丽正门内。设官与下属机构同左、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合斗

    争吵;争斗。王梵志《家中渐渐贫》:“东家能涅舌,西家好合斗。”

  • 锵金掷

    源见“掷地金声”。形容文章绝妙。五代 齐己《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 【检索锵金掷 ==>】 古籍全文检索:锵金掷     全站站内检索:锵金掷

  • 苍溪之战

    清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起义军与清军的重要战役之一。嘉庆四年(1799)底,白莲教冉天元部于四川关口坪击败清军,进入苍溪境内人头山,四面设伏,诱使清将额勒登保偕杨遇春、阿哈保等追击。起义军在夜间发起突袭,攻打清军大营,血战竟夜。后又连败清军于猫儿垭、青字垭。是役杀

  • 徐知诰

    即李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