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原文和赏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的网友点评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则天,不久便被诬下狱。调露元年(679)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骆宾王悲剧的一生大致可以用清人陈熙晋在《骆临海集笺注》所说的“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四句话来概括。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yú yì shuǐ sòng rén yú yì shuǐ sòng bié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cǐ dì bié yàn dān, zhuàng shì fā chōng guān.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xī shí rén yǐ méi, jīn rì shuǐ yóu hán.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注释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的诗词大意

想当年,荆轲和燕太子丹在此诀别,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以前人们已经消失,然而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