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金史·陈规传》

《金史·陈规传》


金史
原文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诏即罢祥职。四年七月,上章,上览书不悦,诏付尚书省诘之。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待罪。诏谕曰:“朕始以规有放归山林之语,故令诘之,乃辞以不职忌讳,意谓朕恶其言而怒也。朕初无意加罪,其令御史台谕之。”寻出为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章,劾同判大睦亲事[注]撒合辇谄佞,招权纳贿及不公事。由是撒合辇竟出为中京留守,朝廷快之。初,宣宗尝召文绣署令王寿孙作大红半身绣衣,且戒以勿令陈规知。及成,进,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上因叹曰:“陈规若知,必以华饰谏我,我实畏其言。”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一时近巨切议,惟畏陈正叔耳,挺然一时直士也。后出为中京副留守,未赴,卒,士论惜之。规博学能文,诗亦有律度。为人刚毅质实有古人风笃于学问至老不废浑源刘从益见其所上八事叹曰宰相材也每与人论及时事辄愤惋盖伤其言之不行也南渡后,谏官称许古、陈规,而规不以讦直自名,尤见重云。死之日,家无一金,知友为葬之。
(节选自《金史•陈规传》)
【注】同判大睦亲事:官职名,掌管宗室事务。

译文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中词赋科进士,宋室南渡后任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奏章称:“警巡使冯祥由刀笔吏晋升,并无其他才能,只是将残酷苛刻的督察责罚当作职责。因为这而晋升职务,恐怕会助长残忍暴虐的风气,(我)请求罢黜斥退(他)来劝勉其他的人。”皇上下诏立即罢免冯祥职务。贞祐四年七月,陈规上奏章,皇上看了奏章不高兴,下诏令让尚书省责问陈规。宰相讨厌陈规变乱更改各种事务,认为他所说的事大多不妥当,于是,陈规惶恐地等待皇上降罪。皇上下诏告诉他们说:“我当初因为陈规(奏章中)有归隐山林这样的话,所以让人责问他,(他)却用不知道忌讳作为说辞,意思是说我讨厌他的话而发怒。我当初本来无意加罪于他,让御史台(把这个意思)告诉他。”不久出任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奏章,弹劾同判大睦亲事撒合辇谄媚奸佞,揽权受贿以及为政不公的事情。因为这撒合辇最终被调出都城担任中京留守,朝廷大臣们对此都感到快意。当初,宣宗曾经召见文绣署令王寿孙,(要他)制作大红色的长及半身的绣花衣服,并且告诫他不要让陈规知道此事。等到衣服制成,进献给皇上,皇上召见王寿孙问:“可曾让陈规等人知道?” 王寿孙叩头下拜说:“臣侍奉在宫闱禁地,凡是宫中的大小事情都不敢对外面的人讲,何况还当面接受了皇上的训示呢!”皇上于是叹息说:“陈规如果知道此事,一定会因为华美的服饰一事劝谏我,我的确害怕他的谏言。”陈规进谏毫不宽容,不留情面,在朝中极富声望,凡是宫中要做什么事,皇上一定会说:“恐怕陈规有话说。”当时皇上的近臣们私下议论,只害怕陈正叔,(陈规)是当时突出的正直人士。后来陈规出任中京副留守,没有上任就去世了,士人们都很惋惜他。陈规学问渊博,能写文章,写诗也讲究格律法度。他为人刚强坚毅、质朴诚实,具有古人风范,专心治学,到老年也不停止。浑源人刘从益看到陈规奏章中所论述的八件事,叹息着说:“这是做宰相的人才啊!”(他)每当和别人谈论到时政时总是感到愤激惋惜,哀叹陈规的谏言没有得到施行。南渡以后,谏官中,人们(只)称赞许古、陈规,而陈规不以敢言刚直自称,尤其被人看重。陈规去世的时候,家中一点钱都没有,知己友人料理安葬了他。

《金史·陈规传》    

猜你喜欢

  • 张予卿

    知阳信,清兵陷城,死。

  • 盖壤

    指天地。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愈依赋十四韵》:“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

  • 库子

    公人名。宋州役之一,掌看守仓库,保管库物及出纳等事。一般差下户充任或出于招募。元代犹有库子之名,设于官库,如内宰司所属备物库与大都留守司所属收支库各有库子二人。

  • 玉女灵山

    亦名玉女山。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有玉女灵山。”《寰宇记》卷76阳安县:“石乳城水在县北二十一里玉女灵山,东北有泉,西北两岸各有悬崖,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状如人乳流下,土人呼为玉华池。”

  • 洪諲

    【生卒】:?—901【介绍】:唐末禅僧。俗姓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嗣沩山慧寂。后住杭州径山院,世称径山和尚。僖宗中和三年(883),赐紫袈裟。昭宗景福三年(893),赐号法济大师。卒谥归寂大师。《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1首。

  • 马革之愿

    源见“马革裹尸”。指誓死报国之志。《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平生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

  • 不遑宁处

    遑:闲暇。没有闲暇的时候。《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唐.张

  • 天京游记

    书名。英国富礼赐(R.J.Forrest)著。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作者以英国翻译官身份访问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后以其见闻写成是书。书中记天王府、天王兄弟以及忠王、赞王、干王各王府之建筑较详,并记有干王洪仁玕与其谈话情况。原载《华北先驱周报》,简又文译,193

  • 民政使司

    官署名。清末东三省所属之办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置。掌主民籍。各设民政使一人掌司事,下设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医官协助办事。宣统元年(1909),黑龙江省裁度支使,所管财政事亦归民政使司兼管。官署名,清朝置,掌主民籍。其长官称民政使,从二品。下属有佥事、科员、医官等。见《清史稿·职官六》。

  • 高沙湖

    在今湖北荆沙市西。《水经江水注》:“其下谓之邴里洲,洲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