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李凭箜篌引原文和赏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的网友点评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lǐ píng kōng hóu yǐn
李凭箜篌引

wú sī shǔ tóng zhāng gāo qiū, kōng shān níng yún tuí bù li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jiāng é tí zhú sù nǚ chóu, lǐ píng zhōng guó dàn kōng hóu.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kūn shān yù suì fèng huáng jiào, fú róng qì lù xiāng lán xiào.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shí èr mén qián róng lěng guāng, èr shí sān sī dòng zǐ huáng.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nǚ wā liàn shí bǔ tiān chù, shí pò tiān jīng dòu qiū yǔ.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mèng rù shén shān jiào shén yù, lǎo yú tiào bō shòu jiāo wǔ.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wú zhì bù mián yǐ guì shù, lù jiǎo xié fēi shī hán tù.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注释

《李凭箜篌引》的诗词大意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江娥哭竹素女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昆山玉碎凤凰叫,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梦入仙山教神婆,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