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明史·黄宗明传》

《明史·黄宗明传》


明史
原文
    黄宗明,字诚甫,鄞人。正德九年进士。除南京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尝从王守仁论学。宁王宸濠反,上江防三策。武宗南征,抗疏谏,寻请告归。嘉靖二年,起南京刑部郎中。张璁、桂萼与朝臣争论“大礼”,从南京应召入都,尚未上路。
    三年四月,璁、萼、黄绾及宗明联疏奏曰:“今日尊崇之议,以陛下与为人后者,礼官附和之私也。以陛下为入继大统者,臣等考经之论也。陛下何不亲御朝堂,进百官而询之曰:‘朕以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侄兴献帝之子遵太祖兄终弟及之文奉武宗伦序当立之诏入承大统非与为人后者也前者未及详稽,遽诏天下,尊孝宗皇帝为皇考,昭圣太后为圣母,而兴献帝后别加本生之称,朕深用悔艾。今当明父子大伦,继统大义,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为皇伯母,而去本生之称,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圣母章圣皇太后,此万世通礼。’”奏入,帝大悦,卒如其言。
    明年出为吉安知府,迁福建盐运使。六年召修《明伦大典》,以母忧归。服阕,征拜光禄卿。十一年擢兵部右侍郎。其冬,编修杨名以劾汪鋐下诏狱,词连同官程文德,亦坐系。诏书责主谋者益急。宗明抗疏救,且曰:“连坐非善政。今以一人妄言,必究主使,廷臣孰不惧?况名搒掠已极,当严冬或困毙,将为仁明累。”帝大怒,谓宗明即其主使,并下诏狱,谪福建右参政。帝终念宗明议礼功,明年召拜礼部右侍郎。
    辽东兵变,捶辱巡抚吕经。而帝务姑息,纳镇守中官王纯等言,将逮经。宗明言:“前者辽阳之变,生于有激。今重赋苛徭悉已厘正,广宁复变,又谁激之?法不宜复赦。请令新抚臣韩邦奇勒兵压境,扬声讨罪,取其首恶,用振国威,不得专事姑息。”帝不从,经卒被逮。宗明寻转左侍郎,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黄宗明传》有删改)

译文
    黄宗明,字诚甫,浙江鄞县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升员外郎。他曾经跟着王守仁研究学问。宁王宸濠造反时,他曾递交过关于长江防务的三篇策论。武宗要亲自南征,他抗言上书劝阻,不久请假回乡去了。嘉靖二年(1523),朝廷又起用他为南京刑部郎中。张璁、桂萼与朝臣争论“大礼”,从南京应召入都,尚未上路。
    三年四月,张璁、桂萼、黄绾和宗明四人联名上书说:“现在关于尊崇献帝的讨论,以为陛下是给别人过继当儿子的意见,是礼官附和权臣的私意;以为陛下是入继王位的天子,这是我们考证经典而得出的结论。陛下为什么不亲临朝堂,召见百官问话说:‘朕以宪宗皇帝孙子,孝宗皇帝侄子,兴献帝儿子的身份,遵照太祖皇帝兄终弟及的明文,接受武宗颁发的按辈份、排行我该立为天子的诏书,然后入宫继承王位,并不是过继给人当儿子的。上一次我没来得及仔细考究,就马上发布诏书通告全国,尊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昭圣太后为圣母,而兴献帝、后另外加称‘本生’字样,朕深感后悔。现在应该体现父子间的伦理,继承王位的道理,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太后为皇伯母,去掉‘本生’字样,称兴献帝、后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圣母章圣皇太后,这才是万世可行的大礼。你们文武大臣假如还考虑父子间的亲情、君臣间的大义的话,就与朕一起明大伦于天下。’”这篇奏疏递进去,世宗非常高兴,结果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办了。
    第二年就出任吉安知府,后又升为福建盐运使。六年召入朝中编撰《明伦大典》,因为母亲死了,他回家守丧。三年后除下孝服,就被征召回朝,担任光禄卿。十一年(1532),宗明升任兵部右侍郎。这年冬天,编修杨名因为弹劾汪鋐被关进诏狱,供词牵涉到同事程文德,文德也因此被逮捕。世宗的诏书更急切地想要他们供出主谋来。宗明抗言上书搭救他们,并且说道:“连坐并不是什么善政。现在因为一个胡说几句话,就一定要追查主谋,这样朝廷中的大臣哪个不害怕?况且杨名已被拷打到极点了,时逢严冬,如果他被打死,岂不是有害于陛下的仁德和明智。”世宗大为恼火,说宗明就是主谋,把他也关进诏狱,后来贬出去当了福建右参政。世宗最后还是想到宗明讨论“大礼”时的功劳,第二年召他回朝做了礼部右侍郎。
    辽东发生兵变,把巡抚吕经给捶辱了一顿。但是世宗一意姑息,听信镇守中官王纯等人的话,打算逮捕吕经。宗明说“:上一次辽阳兵变,是因为有所引发。现在重赋苛徭都已得到纠正,广宁又发生兵变,这又是谁引发它的呢?按照法律不应该再赦免他们的罪行。请传令新任巡抚韩邦奇驻兵压境,扬言讨伐,捕捉那些首犯,用以弘扬国家的威严,不能一味姑息。”世宗不听他的劝告,吕经最后被逮捕了。宗明不久后改当礼部左侍郎,死于任上。

《明史·黄宗明传》    

猜你喜欢

  • 乘黄

    《管子.小匡》:“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日出入》:“訾黄其何不徕下!”东汉.应劭注:“訾黄一名乘黄,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 《管子》中说到天地的大事有: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乘黄是神马,生有龙翼,曾驮黄帝升仙而

  • 宁陵

    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宁王城。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前209),周市至魏,“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皆此。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东南。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西汉置为县。

  • 于劲

    【介绍】: 北魏代人,字钟葵。于栗碑孙。有武略,以功位沃野镇将,拜征虏将军。宣武帝纳其女为后,封太原郡公,拜征北将军、定州刺史。 【于劲作品 ==>】 

  • 罗良

    元汀州长汀人,字彦温。顺帝至正间为长汀尉,升福建右丞,兼广东道宣尉司都元帅,特授资政大夫,封晋国公。陈有定据闽,良移书责之。有定怒,攻漳境,良迎战死之。

  • 兀儿

    黑水靺鞨某部首领名。汉籍中有时以此为部名。后唐同光二年(924),兀儿朝后唐,被庄宗册封为怀化中郎将。长兴元年(930),又遣使朝后唐。次年,其部人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卖马,此后不见于史。该部约分布在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以东,即清代之兀勒河流域一带。

  • 张绪

    ①南朝齐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思曼。宋时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明帝时,官至吏部郎,参掌大选。入齐,两领国子祭酒,官至吏部尚书。长于《周易》,言精理奥,名重一时。卒年六十。 ②一作张��。 北宋蜀(今四川)人。开宝三年(970),句延庆著《锦里耆旧传

  • 何充专辅幼主,性好佛道。

    《晋书》卷七十七《何充传》:“冰、翼等寻卒,充专辅幼主。”《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注引《晋阳秋》:“何充性好佛道,崇修佛寺……久在扬州征役黎民吏民,功赏万计,是以为遐迩所讥。”《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一》:“何次道往瓦官寺礼拜甚勤。”注:“充崇释氏,甚加敬

  • 王国夋

    清浙江山阴人,字子杓。旅寓京师,贫困,画人物甚工致,然非数日不能成一幅,不欲苟且应酬。卒以贫死。

  • 中宪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 路程州

    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瑶族乡。元改路城州。明初废。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西北潞城。属邕州所领羁縻州。元改为路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