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和赏析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hòu niàn jiǔ rì fù shàng zǎi xiàng shū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sān yuè shí liù rì, qián xiāng gòng jìn shì hán yù, jǐn zài bài yán xiàng gōng gé xià.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yù wén zhōu gōng zhī wèi fǔ xiāng, qí jí yú jiàn xián yě, fāng yī shí sān tǔ qí bǔ, fāng yī mù sān wò qí fā.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tiān xià zhī xián cái jiē yǐ jǔ yòng, jiān xié chán nìng qī fù zhī tú jiē yǐ chú qù, sì hǎi jiē yǐ wú yú, jiǔ yí bā mán zhī zài huāng fú zhī wài zhě jiē yǐ bīn gòng, tiān zāi shí biàn kūn chóng cǎo mù zhī yāo jiē yǐ xiāo xī, tiān xià zhī suǒ wèi lǐ lè xíng zhèng jiào huà zhī jù jiē yǐ xiū lǐ, fēng sú jiē yǐ dūn hòu, dòng zhí zhī wù fēng yǔ shuāng lù zhī suǒ zhān bèi zhě jiē yǐ dé yí, xiū zhēng jiā ruì lín fèng guī lóng zhī shǔ jiē yǐ bèi zhì, ér zhōu gōng yǐ shèng rén zhī cái, píng shū fù zhī qīn, qí suǒ fǔ lǐ chéng huà zhī gōng yòu jǐn zhāng zhāng rú shì.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qí suǒ qiú jìn jiàn zhī shì, qǐ fù yǒu xián yú zhōu gōng zhě zāi? bù wéi bù xián yú zhōu gōng ér yǐ, qǐ fù yǒu xián yú shí bǎi zhí shì zhě zāi? qǐ fù yǒu suǒ jì yì néng bǔ yú zhōu gōng zhī huà zhě zāi? rán ér zhōu gōng qiú zhī rú cǐ qí jí, wéi kǒng ěr mù yǒu suǒ bù wén jiàn, sī lǜ yǒu suǒ wèi jí, yǐ fù chéng wáng tuō zhōu gōng zhī yì, bù dé yú tiān xià zhī xīn.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rú zhōu gōng zhī xīn, shè shǐ qí shí fǔ lǐ chéng huà zhī gōng wèi jǐn zhāng zhāng rú shì, ér fēi shèng rén zhī cái, ér wú shū fù zhī qīn, zé jiāng bù xiá shí yǔ mù yǐ, qǐ tè tǔ bǔ wò fà wèi qín ér zhǐ zāi? wéi qí rú shì, gù yú jīn sòng chéng wáng zhī dé, ér chēng zhōu gōng zhī gōng bù shuāi.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jīn gé xià wèi fǔ xiāng yì jìn ěr.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tiān xià zhī xián cái qǐ jǐn jǔ yòng? jiān xié chán nìng qī fù zhī tú qǐ jǐn chú qù? sì hǎi qǐ jǐn wú yú? jiǔ yí bā mán zhī zài huāng fú zhī wài zhě qǐ jǐn bīn gòng? tiān zāi shí biàn kūn chóng cǎo mù zhī yāo qǐ jǐn xiāo xī? tiān xià zhī suǒ wèi lǐ lè xíng zhèng jiào huà zhī jù qǐ jǐn xiū lǐ? fēng sú qǐ jǐn dūn hòu? dòng zhí zhī wù fēng yǔ shuāng lù zhī suǒ zhān bèi zhě qǐ jǐn dé yí? xiū zhēng jiā ruì lín fèng guī lóng zhī shǔ qǐ jǐn bèi zhì? qí suǒ qiú jìn jiàn zhī shì, suī bù zú yǐ xī wàng shèng dé, zhì bǐ yú bǎi zhí shì, qǐ jǐn chū qí xià zāi? qí suǒ chēng shuō, qǐ jǐn wú suǒ bǔ zāi? jīn suī bù néng rú zhōu gōng tǔ bǔ wò fà, yì yí yǐn ér jìn zhī, chá qí suǒ yǐ ér qù jiù zhī, bù yí mò mò ér yǐ yě.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yù zhī dài mìng, sì shí yú rì yǐ.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shū zài shàng, ér zhì bù dé tōng.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zú sān jí mén, ér hūn rén cí yān.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wéi qí hūn yú, bù zhī táo dùn, gù fù yǒu zhōu gōng zhī shuō yān.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gé xià qí yì chá zhī.
阁下其亦察之。
gǔ zhī shì sān yuè bù shì zé xiāng diào, gù chū jiāng bì zài zhì.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rán suǒ yǐ zhòng yú zì jìn zhě, yǐ qí yú zhōu bù kě zé qù zhī lǔ, yú lǔ bù kě zé qù zhī qí, yú qí bù kě zé qù zhī sòng, zhī zhèng, zhī qín, zhī chǔ yě.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jīn tiān xià yī jūn, sì hǎi yī guó, shě hū cǐ zé yí dí yǐ, qù fù mǔ zhī bāng yǐ.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gù shì zhī háng dào zhě, bù dé yú cháo, zé shān lín ér yǐ yǐ.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shān lín zhě, shì zhī suǒ dú shàn zì yǎng, ér bù yōu tiān xià zhě zhī suǒ néng ān yě.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rú yǒu yōu tiān xià zhī xīn, zé bù néng yǐ.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gù yù měi zì jìn ér bù zhī kuì yān, shū jí shàng, zú shù jí mén, ér bù zhī zhǐ yān.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níng dú rú cǐ ér yǐ, zhuì zhuì yān wéi, bù dé chū dà xián zhī mén xià shì jù.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yì wéi shǎo chuí chá yān.
亦惟少垂察焉。
dú mào wēi zūn, huáng kǒng wú yǐ.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yù zài bài.
愈再拜。

译文注释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诗词大意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说相公阁下。
越听说周公的为辅相,他急于见到贤人啊,刚一吃三吐了食物,当一个洗三次握着他的头发。
天下的贤才都已经开始使用,奸邪谗佞小人欺负的人都已被去,四海之内皆已无忧,九夷八蛮的在荒服以外的人都已归顺进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的反常都已销息,天下所说的礼、乐、刑、政治教化的工具都已经修理,风俗都已敦厚,动物、植物、风雨霜露所浸润滋养的都已经得到适宜,美好吉祥的迹象、麟、凤、龟、龙之类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到,而周公以圣人的才能,靠叔父的关系,他所辅佐治理奉承教化之功又那样显著。
那些请求进见的人,难道还有比周公的呢?不只是没有比周公罢了,难道还有比当时百执事的人呢?哪里还能有什么计策、能够弥补在周公的教化的人吗?然而,周公请求他这样急迫,只担心自己的耳朵、眼睛有什么听不见,思虑有不到,因为背负成王托周公的用意,得不到天下的心。
像周公的心,假如那时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没有那样显著,而不是圣人的才能,而没有叔父的关系,那会顾不上吃饭和洗了,不仅那样吐哺握发是勤劳而停止吗?只有这样,所以到现在,人们歌颂成王的德,而称周公的功绩不衰。
现在阁下为辅助也近了。
天下的贤才,难道全部选用?奸邪谗佞小人欺负的徒难道完全除去?天下难道没有问题?蛮夷部族,他们在荒服以外的人怎么都归顺进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的反常难道全部销毁息?天下所说的礼、乐、刑、政治教化的工具是完全修理?风俗是全部敦厚?动物、植物、风雨霜露所得到的难道都被恰当?美好吉祥的迹象麟、凤、龟、龙之类的怎么尽周到?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然不能够期待美好的德行,到比在百执事,难道尽在其下啊?他自称喜欢,难道没有什么补充吗??现在虽然不能象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也应该引而进的,考察其原因而去完成的,不应该沉默就行了。
韩愈等候命令,四十多天了。
上了两次书,而不得志通。
足三和门,但守门人拒绝了。
只有他的昏愚,不知道逃跑,所以,又有周公之说呢。
阁下您也清楚的。
古的人三个月不在就相互安慰,所以出来划定一定载质。
然而之所以比自己进的,因为他们在周不能就离开了鲁国,在鲁不能就离开了齐国,在齐国不可能就会离开的宋,的郑,的秦,的楚啊。
现在天下只有一个君主,中国一个国家,住在这里,那就是夷狄了,离开父母之邦了。
所以士人的行道的人,不得在朝廷,那么山林罢了。
山林的人,士所独自好好保养,而不忧虑天下的才能安定呢。
如有忧天下之心,就不能了。
因此韩愈每次从进而不知羞愧,频频上书,足够数量和门,却不知道停了。
难道只是这样而已,惴惴不安只有,不出大贤人门下是恐惧。
也只是稍加体察啊。
冒犯了您的威严,惶恐不已。
韩愈再拜。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