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塔厅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塔子沟厅东部地置,属直隶省承德府。治所在三座塔(今辽宁朝阳市)。四十三年(1778)改为朝阳县。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直属直隶省。四十三年降为朝阳县。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塔子沟厅东部地置,属直隶省承德府。治所在三座塔(今辽宁朝阳市)。四十三年(1778)改为朝阳县。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直属直隶省。四十三年降为朝阳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荡州置,治所在比景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平省、广治省部分地。后废。
①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六十五里。山势高峻。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左接池荷,右临乌巢,为苗寨最雄峙之地”。 ②在今湖南新宁县西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③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新寨 “在 (八舟) 司北”。 集镇名。在云南省镇康县西部。勐
【生卒】:?—前400 灵公叔。前415年即位。令官吏初带剑。在洛水筑壍防。筑城重泉。 【秦简公作品 ==>】
指今山西西北部及内蒙古清水河一带。《穆天子传》 卷1: “辛丑, 天子西征, 至于䣙人。 河宗之子孙䣙柏絮……。 戊寅, 天子西征, 鹜行, 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 《史记·赵世家》 有 “奄有河宗” 一语。《正义》: “按,盖在龙门河之上游,岚、胜二州之地也。”古地区名。上古时为沿黄河上游“游居”之部族河宗所居。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一带。《穆天子传》:“
《续资治通鉴》卷九四:“庚午,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节镇置道正、副,各一员。余州置道正一员。从蔡攸奏请也。”
清置,属西隆州。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隆或乡。有隆林营外委驻守。
爵名。①一说即中大夫。春秋战国设。《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管子·揆度》:“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虎之皮,卿大夫豹饰,列大夫豹憺。”戴望注:“列大夫,中大夫也。”② 即汉朝“公大夫”。爵第七,又称“七大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赐爵列大夫。”③众大夫统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
济字保绪,号未庵、止庵(一作止安),别号介存居士,江苏荆溪人。嘉庆九年举人,明年成进士。出为淮安府学教授。后隐居金陵春水园,潜心著述。晚复任淮安教授。周天爵移督湖广,邀济偕行。道卒,年五十九。著有《介存斋诗》六卷、《杂文》二卷、《味隽斋词》二卷,编有《宋四家
表示庆幸。《晋书.石勒载记下》:“勒见(刘)曜无守军,大悦,举手指天,又自指额曰:‘天也。’”《资治通鉴》九四作“举手指天复加额”。宋代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又见于《宋史.司马光传》:“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需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由副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掌军需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