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

    谓路有失物,无人拾取。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公元前361年,卫鞅自魏逃亡至秦,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封以商地,称为商君。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铁面无私,有罪之人,不管势力多大,也要处罚;有功之人,即使自己亲人,也敢于赏赐。因而太子驷(即秦惠文王)犯了法,他就下令将其两个师傅分别处以黥刑和劓刑。一年之后,路上虽有失物,也无人前去拾取。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诸侯都十分害怕秦国。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孔子家语·相鲁》:“路不拾遗,器不雕伪。”


见“路不拾遗”。《汉书·何并传》:“为长陵令,~。


猜你喜欢

  • 离朱

    【介绍】: 或作离娄、离珠。传说中远古时人。相传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黄帝遗失玄珠,曾使离朱寻找。 【离朱作品 ==>】 

  • 教务长

    见“教务提调”。大学职名。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大学设教务长一人,由教授兼任,秉承校长旨令,主持学校教务事宜。

  • 鵩鸟赋

    《文选》卷十三汉.贾谊《鵩鸟赋序》:“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已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西汉文士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有鵩入室。(古人以为不祥之兆)贾遂作《鵩鸟赋》以自伤。后遂用为遭贬或自伤不幸之典。唐.张说《赠赵侍御》诗:“长沙鵩作赋,任道可知浅。”此借以比拟赵氏被贬谪。

  • 吴敬梓随父霖起至赣榆县任所,时年十四岁。

    吴敬梓《赠真州僧宏明》诗云:“十四从父宦,海上一千里。”(《文木山房集》卷三)[按,吴敬梓之父,一说为吴霖起,一说霖起乃嗣父,生父则为雯延]

  • 松陵

    今江苏吴江市的别称。因五代吴越吴江建县前,为吴县松陵镇,故名。宋姜夔《过垂虹》诗:“曲终过尽松陵路。” 【检索松陵 ==>】 古籍全文检索:松陵     全站站内检索:松陵

  • 孟尝还珠

    源见“合浦珠还”。称赞地方官政绩卓著。唐李瀚《蒙求》:“孟尝还珠,刘昆反火。”

  • 唐诗说

    ①清刘廷忠编。廷忠,字抱悫,约为清乾隆时人。《唐诗说》,八卷。选录唐人近体诗291首,按体分排,依次为五绝46首,七绝52首,五律82首,七律64首,五排47首。有题解、注释、评析。书前有凡例和刘氏自序1篇。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三乐斋刻本。②夏敬观著。有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75年排印本。是书分正、续二集,正集总论唐代诗人,自李、杜以下,王、孟、韩、柳、元、白等均予论述。续集复列唐初至唐末

  •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耻:用作动词,以……为可耻的意思。躬:自身。逮:赶上。 言语不轻出口,怕的是自己的行动跟不上。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君子不耻其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 和州

    ①北齐天保六年(555)置。治历阳县(今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县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路,二十八年仍降为州。属庐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废。寻复置。直隶南京。清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1912年废,改本州为县。隔江与采石相望,历为江防重镇。②西域地名。

  • 版授

    即“板授”官员任用类别之一。版授简称版,版或作“板”。此制始于晋而盛行于南北朝。朝廷、公府以至都督、刺史均可版授官吏,所授之官有官名、俸禄,可以持版,而无印绶与实职。此制寓有安插闲散人才、绥静地方以至安抚军勋的作用。凡版授之官均于官名前加一“版”字。如公府有版长史、版司马、版录事记室、版正参军,版行参军等,地方则有版县令等。至唐代犹有版授之制,《旧唐书·中宗纪》记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二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