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道
南诏大蒙国孝惠帝寻阁劝年号(809)。
【检索应道 ==>】 古籍全文检索:应道 全站站内检索:应道
南诏大蒙国孝惠帝寻阁劝年号(809)。
朱熹寓言故事原文: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选自《答许顺之书》) 译文: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
【介绍】: 宋婺州兰溪人,字子和。理宗嘉熙二年进士。辟沿江置制司干办公事,往襄阳劳师,途遇金兵,中矢仍力战,以功升知南康军。 【唐韶作品 ==>】
1335—1418 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名天禧,字斯道。十四岁出家妙智庵,十八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习兵法,结名士,兼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洪武中以高僧从燕王至北平(今北京)。建文初,力促燕王起兵“靖难”,参与策划军事。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授僧录司左善世、太
【介绍】: 宋开封考城人,字子亨。名医宋道方婿。从学医。曾用针刺治愈一失惊吐舌不能复入之奇疾,名播京师。徽宗宣和间官朝请大夫。有《全生指迷方》。 【王贶作品 ==>】
源见“伶伦凤律”。美称箫笛类管乐器。唐张祜《叙诗》:“伶伦管尚在,此律谁能吹?”
官署名。清代内务府所属机构。乾隆初年置于南长街南口之南花园。掌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之事。总管内务府大臣及堂郎中常来园内办公,以区别于西华门之本府,故称。道光七年(1827)改称升平署。 【检索南府 ==>】 古籍全文检索:南府 全站站内检索:南府
一名梁城。南齐中兴元年(501)萧衍筑。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梁书武帝纪》:“高祖筑汉口城以守鲁山。”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梁城“在府城东北。今大别山横顶城即其旧基”。 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邓元起筑,以守鲁山。
见“耶律敌烈”(1318页)。
城名。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前身,亦译库库和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明隆庆六年(1572),在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下,由蒙汉等族工匠动工兴建。万历三年(1575)建成。应俺答汗之请,由明神宗命名为“归化”。九年(1581),进行扩建,“修罗城周围二十里”。该城位于北纬40度74分,东经111度37分。北屏大青山,南临大小黑河(黄河支流)。座落在黄河故道冲积层形成的土默川(旧称云中川、敕勒
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中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潜口,人口2520。原为潜姓聚居,曾名潜村,又当黄山出口处,故名潜口。1952年设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置镇。产稻、玉米、大蒜、茶叶等。有农机修配、粮食加工、榨油、制茶等厂。桥岩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