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有所创新。窠臼:亦作“臼窠”,指陈旧的格调。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述宾 窠臼,旧格式。不落俗套,有所创新。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这样,才会给读者以“新鲜感”,避免俗套,做到~。”△用于比喻独创一格。→别开生面 ↔如法炮制 依样胡芦


猜你喜欢

  • 永圖哩

    读音:Yǒngtúlī【综】 清满洲人姓。永图哩博勒果素,清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威丰年间由甲兵从攻张格尔于新疆、以功累擢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61)。《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博勒果素,姓此氏。”

  • 吴市吹箎

    同“吴市吹箫”。箎,一种类似箫的管乐器。清毛奇龄《青门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少为吴市吹箎客,老作安丘卖饼人。”

  • 癿铁木

    元末明初土族第一代朱土司。青海西宁州人。元末为百户。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充小旗。其孙朱荣袭千户,始以朱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100余户,居地在今民和县三川朱家堡等地。附:朱土司世系(居地民和县) (见上页):

  • 伽师城

    在今新疆伽师县东南黑太沁尔古城。唐时疏勒国曾迁都于此。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东南黑太沁尔古城。唐时疏勒国曾迁都于此。属安西都护府。后废。

  • 城南二顷田

    源见“苏秦六印”。泛指足供温饱的田产。明 高启《读史二十二首.仪秦》诗:“天如早为生民计,各与城南二顷田。” 【检索城南二顷田 ==>】 古籍全文检索:城南二顷田     全站站内检索:城南二顷田

  • 东邯水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邯川城南,城之左右历谷有二水,导自北山,南径邯亭,注于河。”唐李贤注:“盖以此

  • 夏之蓉《半舫斋古文》八卷(戴祖启批点)、《半舫斋编年诗》二十卷刊行。

    据《贩书偶记》卷一五。

  • 孔拱

    【介绍】: 宋人,字执谦。孔子五十世孙。少孤力学,笃意义方,乡党贤之。有《村居杂兴》、《锡山草堂集》等。 【孔拱作品 ==>】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銘文作邛仲嬭南,見楚王鐘(集成00072),春秋早期人,楚王的次女,名南。即《左傳》文公元年“向江羋而勿敬”中的江羋,楚文王之女,成王熊惲(前671-前626年)之妹,嫁於江國。

  • 都头箐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十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30彭水县: 都头箐,“《县志》: 与酉阳、湖北接界。危峰耸峙,高与云齐。路达其顶,两旁崖溜涓滴,盛暑不干,行人彳彳其中,时虞倾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