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柳宗元在永州,获韩愈来信,见其去年六月所作《答刘秀才论史官书》。

柳宗元在永州,获韩愈来信,见其去年六月所作《答刘秀才论史官书》。

对其所言“为史者,不有人获,则有天刑”进行批评,写《与韩愈论史官书》。【与韩愈论史官书】《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九:“子厚之文多雄辨,而此篇尤其卓荦峭直,但太露气岸,不如昌黎浑涵,文如贯珠。”《崇古文诀》卷一三:“掊击辨难之体,沉著痛快。可以想见其人。”《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卷一二:“句句雷霆,字字风霜。柳州人物高出昌黎有一等,于此书可见。”邱维屏《文章轨范》卷二:“如此辩论,乃极精极强,无一字放空处。然在辩论家要看他有体度处,不似世人逼窄,有斗口景状;文章家要看他在事理情中,转换出收纵紧缓来,非凿空硬顿放,不中听者心解。”《唐宋八家类选》卷八:“韩、柳相攻,如春秋时晋、楚交兵,信勍敌也。此则韩屈于柳矣。亦师直为状曲为老之故欤。”《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七引孙可之云:“其攻诘与《诤臣论》相似,而韩委曲条畅,柳则峭直峻削,各自不同。通篇都照原书条驳,将原书对看更明白。”《古文眉诠》卷五二:“据原书条驳,以错举为结构,每一屈笔,力如拗铁,锋不可犯,此等文非取原书对观,惘惘猜论,安得有合处。”《唐宋文醇》卷一四:“此极雄辨,理甚坚正。”《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一:“篇中一起,总驳韩书之非。下分段备细痛责。一段责其避人祸,不肯作史;一段责其避天刑,不肯作史;一段责其推委同列,不肯作史;一段责其惑信鬼神,不肯作史;一段责其下负所学,上负君相,不肯作史。末幅一收,作三段看。一段勉励之,一段激发之,一段切责之,皆是疾风骤雨之文,劈头劈脸而来,令人不可躲避。又是一种笔法。”《韩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恃直恃道,则有万微所恐。不惟斥驳退之,语中亦含推崇与慰勉二意。……抬高退之,不遗余力,亦见得朋友相知之深,故责望如此。文逐层翻驳,正气凛然。”《湘绮楼说诗》卷四:“韩退之言修史有人祸天刑。柳子厚驳之固快,然徒大言耳。子厚当之,岂能直笔耶?”

猜你喜欢

  • 狐虎之威

    源见“狐假虎威”。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那时候,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偏正 比喻有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那时候,因为段祺瑞总理

  • 触目伤怀

    参见[触目伤心]。语本晋.张载《七哀诗》:“哀人易伤感,触物易悲伤。” 连动 眼睛一看见,内心就很悲伤。朱自清《背影》:“他~,自然情不能自已。”△描写眼前景物引起人内心的愁情思绪。→触目神伤 触目惊心

  • 言不逮意

    逮:及;到。言辞没有把意思表达出来。宋.孙奭《谏幸汾阴》:“陛下不取此,其不可十也,臣言不逮意。” 主谓 说话没有把原意表达出来。宋孙奭《谏幸汾阴》:“陛下不取此,其不可十也,臣~。”※逮,不读作di。△用于言辞表达方面。常用作谦词。→词不达意 言不尽意 ͛

  • 滨洲铁路

    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至内蒙古满洲里市。全长934.8公里。为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建成。 自黑龙江省哈尔滨,经大庆、昂昂溪(齐齐哈尔市辖)、牙克石、海拉尔等城市,至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城市满洲里。长950千米。1899年始建,1901年建成。原为帝俄强筑的中东铁

  • 不伏水土

    同“不服水土”。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羁旅,疾疫杀伤。” 见“不服水土”。《元典章户部官民婚》:“离家万里,~。”

  • 佻身飞镞

    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南朝 宋 颜延之《阳给事诔》:“瓒誓命沈城,佻身飞镞,兵尽器竭,毙于旗下。”清 冯桂芬《按察司金公墓志铭》:“临危不渝,佻身飞镞。”

  • 翁昆

    即“翁衮”(1895页)。

  • 佐饔得尝

    《国语.周语下》:“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韦昭注:“饔,烹煎之官也。”后因称助人为善者得善报为“佐饔得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王子晋云:‘佐饔得尝,佐斗得伤。’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 连动 帮助做饭而得以品尝美味。

  • 江外

    犹言江南。从中原人的角度看来,江南地在长江以外,故称江外。《魏书董峦传》:峦“虽长自江外,言语风气犹同华夏”。 犹言江南。从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以外,故称江外。《魏书董峦传》:峦“虽长自江外,言语风气犹同华夏”;《南史陈后主纪》:祯明二年(588年),隋文帝“乃

  • 巷职

    指宦官。《诗.小雅.巷伯》毛序:“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寺人:即宦官,掌宫内之事,其中之一为宫内门巷之长,称“巷伯”。”后世因此以“巷伯”、“巷职”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赞》:“况乃巷职”。【词语巷职】   汉语词典:巷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