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贪小失大

贪小失大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去大的利益。《吕氏春秋.权勋》:“达子又帅其馀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那扈老儿要讨晚婆,他道是‘白得的,十分便宜’,谁知倒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贪小失大’。”《荡寇志》八三回:“岂不是贪小失大,正中吴用的计。”


并列 贪小利而失去大利。语本《吕氏春秋·权勋》:“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初刻拍案惊奇》卷16:“谁知倒为这婆子,白白里送了两个后生媳妇?这叫做‘~’。”△贬义。多用于得失方面 →得不偿失 ↔乞浆得酒


猜你喜欢

  • 以一击十

    见“以一当十”。《汉书晁错传》:“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之术也。”

  • 翊卫中郎

    官名。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员二十人,选卿监、正任刺史、遥郡团练使以上官之子孙充任,掌殿陛护卫之事,属翊卫府。五年废。武职侍从官名。宋置,见“三卫官”。

  • 题午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李安义者谒富人郑生,辞以出,安义于门上大书午字而去。或问其故,答曰:‘牛不出头耳。’此亦昔人题凤之意。”(引自《历代笑话集》) 午字字形为牛字不出头,李安义题午于门,是讥骂郑生不肯接见,以发泄胸中的愤懑。后因用为讥诮之典。 《幼学琼

  • 赵元昊西夏事实

    书名。宋人撰,已佚。据《清容居士集》卷41载,元人袁桷参加修撰辽、金、宋三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中列此书。

  • 聂师道

    【介绍】: 唐末五代初道士。歙州人,字宗微。唐末,居郡南山中,州刺史于涛常咨以郡政,时号问政先生。杨行密平歙州,闻其名,召至广陵,建紫极宫居之。 【聂师道作品 ==>】 

  • 民困国贫

    人民困苦,国家贫穷。《宋史.河渠志一》:“今又闻复有修河之役,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计其所用物力,数倍往年。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见“民穷财尽”。《宋史河渠志一》:“今又闻复有修河之役……当此天灾岁

  • 杨伦

    字仲理,陈留东昏(今河南兰考)人。少拜丁鸿为师,精通《古文尚书》。历任博士、郎中、太中大夫、常山王傅等职。好直谏,顺帝时曾贬官、免职。

  • 神短气浮

    谓心性浅薄浮躁。明 高攀龙《困学记》:“盖各人病痛不同,大圣贤必有大精神,其主静只在寻常日用中。学者神短气浮,便须数十年静力,方得厚聚深培。” 并列 心气浅露浮躁。明高攀龙《困学记》:“盖各人病痛不同,大圣贤必有大精神,其主静只在寻常日用中。学者~,便须数十

  • 献可替否

    指臣下对国君劝善规过或议兴议革。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有一次外出打猎归来。晏子在遄(chun)台随侍,齐大夫梁丘据驱车赶到。齐侯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协。晏子答道,据和您不过相同而已,谈不上和协。齐景公问,和协和相同还有所不同吗?晏子道,不同。和协好象做羹汤,用水、

  • 龚丽正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进士,官至江苏苏松兵备道。段玉裁之女婿,承传段氏学问。 【生卒】:1767—1841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闇斋。段玉裁之婿。嘉庆元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道光七年,引疾归。主讲杭州紫阳书院。能传玉裁之学。有《国语韦昭注疏》。 【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