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刻舟求剑》教学参考

《刻舟求剑》教学参考



会员:w8257008 友情提供

刻舟求剑 

【发 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典 故】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注 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寓 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
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郑人买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解 释 履:鞋子。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用 法 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猜你喜欢

  • 门殚户尽

    谓全家死亡。《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并列 全家死亡。《三国演义》105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虽有存者,遗孤老弱。”△多用于家庭方面。

  • 唐定奎

    【生卒】:?—1887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俊侯。行伍出身。咸丰、同治间,多次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以提督记名。日本侵扰台湾时,以李鸿章荐,率所部前往防守。光绪间,擢福建陆路提督。中法战争爆发,奉命严守海防。卒谥果介。 【唐定奎作品 ==>】 

  • 武昌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北英山、黄梅以西,湖南洞庭湖和汨罗江以北地。五年 (810) 废。宝应、太和、大中时均曾复置,皆不久废。文德初又置,天祐二年(905) 并入淮南。五代吴复置,北宋初废。②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

  • 大虫江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博索府(即婆速府),南流合于鸭绿江。”

  • 瞻国军

    五代汉升榷盐务置,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后周显德三年 (956) 升为滨州。

  •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 惠民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合并五处出卖药所置,全称为医药惠民局,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取其息钱以助户部经费。南宋初不置。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改行在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设监官、监门官。二十一年,诸州、府亦置。官署名。见“和剂局”。

  • 本年重要作品:。

  • 林家少妇

    借指梅花。柳亚子《咏梅词十二首为黄尧赋》诗: “踏雪西泠忆旧游,林家少妇动人愁。吴山立马平生意,肯负铙歌入越州。” 参见:○梅妻鹤子 【检索林家少妇 ==>】 古籍全文检索:林家少妇     全站站内检索:林家少妇

  • 下苏阿

    在今四川巴塘县南苏哇龙乡。清雍正七年(1729)置下苏阿土百户。